1 / 6
文档名称:

猪八戒“食”、“色”特性缘由析-2009-01柳州师专.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猪八戒“食”、“色”特性缘由析-2009-01柳州师专.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7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猪八戒“食”、“色”特性缘由析-2009-01柳州师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猪八戒“食”、“色”特性缘由探析
宋兴昌¹ 孟智²
(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食”、“色”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也因此而深入人心。但是为何猪八戒就应该被赋予“食”、“色”特性呢?为何必须是被赋予了“食”、“色”特性的猪八戒才应该出现在取经队伍之中呢?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猪“意象”的阐释出发,结合《西游记》文本的成文背景,或可探析与解答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猪八戒;食;色;本性;意象
《西游记》小说人物形象(这里所谈的人物形象,只是文学作品分析通用的词语,这里分析的形象实际上是“人”“神”“动物”的结合)的塑造中,猪八戒的塑造是特别成功的,是仅次于孙悟空的二号人物。猪八戒身上有许多优点,比如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等,但也有贪吃、好色和好占小便宜的缺点。正因为这些优、缺点,猪八戒这一形象反而显得可爱而不可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与喜爱。笔者认为,猪八戒形象之所以如此的深入人心,关键是其具备着一定真实性与现实性的缺点所折射出的“食”、“色”特性的原因。
一、“食”、“色”特性的表现
猪八戒的小说人物形象,是由神、猪、人三部分构成的。
神的形象(以被贬下凡尘为终结)
作为神的猪八戒,其身份是总督天河的天蓬元帅,掌管上界八万水兵大众,有三十六般变化,手段了得,武艺高超。然而据《西游记》文本(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本文所引用文本语言,皆源于此版本)记载,在一次醉酒后,胆大的元帅闯进了广寒宫欲非礼嫦娥:
……
那时酒醉意昏沉,东倒西歪乱撒泼。逞雄闯入广寒宫,风流仙子来相接。见她容貌挟人魄,旧日凡心难得天。全无上下夫尊卑,扯住嫦娥要陪歇。再三再四不依存,东躲西藏心不悦。色胆如天叫似雷,险些震倒天关阕。①
……
[作者简介]宋兴昌(1983-),男(汉族)甘肃张掖人,硕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
孟智(1983-),女(满族),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
结果是被玉皇大帝重责两千锤,贬下凡尘。
尽管的所作所为均是由他本人或者他人转述的“二手材料”,具体情形不是特别清楚,然而从“戏嫦娥”这一回去分析,也不难看出为神时的猪八戒(或天蓬元帅)便是一个“凡心炽烈”、“***”极其旺盛的角色。
2、猪的形象(始于贬下凡尘,贯穿整个取经阶段)
贬下凡尘后,猪八戒阴差阳错的投入母猪胎中,变成一个猪首人身、还颇有几分本事的亦猪亦妖亦人的怪物。变成猪的“元帅”:方面大耳,长嘴,凸出的大肚子,体型上有突出的“猪性”。
然而,“猪性”不仅表现在体型方面,还以“贪食”的特性来阐释。在高老庄上,猪八戒“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第十八回);在黄风岭王老者家吃斋,“呆子一顿把他一家子饭吃得磬尽,还说只吃得半饱”(第二十二回);在西梁女儿国,国王请师徒四人吃饭,“那八戒那管好歹,放开肚子,只情吃起”(第六十二回);在朱紫国的国宴上,八戒因“酒不到他,忍得他啯啯咽唾”(第六十八回);就连唐僧也常骂他是“馕糟的夯货”;到达西天后,如来也照顾他的肚肠,“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封他做了“净坛使者”(第一百回)纵观整个取经阶段,猪八戒对食物的追求从未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