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养老问题.pptx

格式:pptx   大小:9,901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老问题.pptx

上传人:012luyin 2018/3/17 文件大小:9.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老问题.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有所养”,我们究竟还差了多远?
刘欣欣、王娇、王晶、丁鹏、岑冠东
LOGO
老有所养
PART ONE
PART THREE
PART TWO
PART FOUR
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困境
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世界各国养老问题分析与案例
关于老有所养问题的思考
CONTENTS
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困境
1
2010年
2026年
2037年
2050年
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








单位(亿)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过程。
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年底,,,其中,。根据人口惯性规律,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在2026年将超过3亿,2037年将超过4亿,,约占总人口的30%。
养老负担之重,由此可见一斑。同时,三分之一的老年群体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共同担当养老责任,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可以说,养老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
1
1
我国目前的养老现状令人堪忧,中国传统思想影响下的居家养老模式,在社会理念与文化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大环境下,已日益显现出不适应。自1979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至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大约二十年后,待第三代独生子女长大***,有可能面临的是一对夫妇上面有12位老人。
就目前而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取向和开放的现代社会里,竞争又赋予了人们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极端追求个人利益促使亲情淡化,自私冷漠,客观上导致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料的能力越来越脆弱,家庭养老功能日益萎缩。
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年轻人大都出去工作,而老人只能除了照看孩子,料理家务之外,几乎很难和子女相处空闲时间。城市的老人平日里只有与电视、宠物、花草为伴,条件相对好些的社区也只能提供下棋、打麻将、扭秧歌、健身等简单娱乐;农村的老人生活更加悲惨,年轻时挣的钱都花在了为孩子们盖房、结婚、生孩子上,到老了失去经济能力之时,只能仰儿女鼻息。
“居家养老”的旧模式
2
世界各国养老问题分析与案例
在养老保障制度起步更早的西方,养老院也不都招人“待见”。据调查,美国85%的老年人希望在家养老。柏林市民在媒体采访中也毫不掩饰地说,不想进养老院,还盼着80岁和孙子一起骑自行车呢!由此可见,和家人共同生活,尽享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或许是海内外老人的共同心愿。近些年来,鼓励居家养老似乎也成为席卷全球的潮流。
有报道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养老保障体系发源地欧洲,传统的养老院日渐呈现出被冷落之势,各国政府着力在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上投入更大的资金和人力,使得老人能在家里、社区等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现状
困境
当今世界,“银发”浪潮波涛汹涌。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报告,到2050年,全球60岁人口将占五分之一,并史无前例地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总数。养老,这个人人终将面临的问题,也正摆在各国政府面前。

外国养老也“恋家”
2
各国老龄化解决方案
2
在联合国发布的老年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瑞典,现有居家、养老院和老人公寓等养老模式。其中,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居家养老,鼓励健康的老人留住家中,同时为其提供全天候服务。只要老年人提出申请,一经核准,便会有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医疗和家政服务,并为其配备专门的传呼和报警设备
在荷兰,政府同样既在理念上鼓励老人尽可能长地在家居住,也在设施上给予多方位的保障。荷兰几乎每个社区都有一家保健机构,可以为区内老人定期派送护士和义工,同时国家还会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
在新加坡,家庭和社区养老在养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加坡不但通过立法规定了家庭赡养义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家庭养老。如覆盖八成居民人口的“组屋”往往设计宽敞,面向以家庭为单位申请者,并给希望与老人同住的申请者提供优先权和一笔相当可观的折扣,以鼓励年轻人赡养父母、照顾老人。此外,如果是双职工家庭,社区日间护理中心可以助其化解后顾之忧——老人白天可在“托老所”找乐子,既有人照顾,又有很多同龄玩伴,晚上还可以回家与家人同住。
在率先迈向老龄化的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出台了《老人保健法》,以立法形式引导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向居家养老的方向转移。如政府出资培训10万名家庭护理员,开发一批低价位“三代同堂”的住宅等。在2000年,政府又出台了护理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