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程测量名词解释
A
★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位。鞍部的等高线是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组成。
B
★比例符号:把地面上轮廓尺寸较大的地物,依形状和大小按测图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称为比例符号。
★比例尺精度:。因此,,用ε表示。
★闭合水准路线:由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原水准点上,称为闭合水准路线。
★闭合导线: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点,最后仍回到起点B,称为闭合导线。
C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测设:是指将图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磁子午线方向:地面上某点当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
D
★大地水准面:把一个假想的、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打的水准面,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边长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等精度观测:观测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地貌: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等。
★地貌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符号。
★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旋转椭球。
★地物:是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人工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如房屋、道路、水系等。
★地物注记:用文字、数字或特定的符号对地物加以说明或补充,称为地物注记。
★地物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类别,形状,大小及位置的符号。
★地形:地物和地貌统称为地形。
★地形图:在图上既表示地物的平面分布状况,又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貌的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d与它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实际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地性线:山脊线和山谷线统称为地性线。
★对向观测:先在已知高程的点安置经纬仪,在另一点立觇标,测得高差。然后再在另一点安置经纬仪,已知点立觇标,测得高差。
F
★附合导线: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控制点C和已知方向CD,称为附合导线。
★附合水准路线:从一已知水准点出发,沿各个待定高程的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水准点,这种水准路线称为附合水准路线。
★方位角:从直线起点的标准方向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其取值范围是0°一360°。
G
★高差:地面两点的同类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高差闭合差:由于测量成果中不可避免有些误差,使测量高差代数和不等于零,其不符值即为高差闭合差,记为fh。
★高差法: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
★高程: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