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二节土地资源的结构及其评价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概念:
是地球陆地表层部分,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和土壤等构成
2、土地的基本特征
(1)具有生产能力和固定的空间位置
(2)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共4学时)
(二)土地资源概念及其属性
1、概念:
对人类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有用的土地可称为土地资源。包括目前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仍不能利用的土地不属于土地资源范畴。
2、土地资源的属性
(1)具有自然生产能力
(2)具有稳定性和可更新性。
(3)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局限性
(4)时间的变化性。
(5)特殊的生产资料。
(6)土地资源的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
(7)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
3、土地资源的类型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一)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二)山地多,平地少
(三)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四)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
(五)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
(六)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附: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域
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
(一)耕地资源
。
在耕地结构中,%,%,雨养旱地约占59%。%。
。
综合评定各区耕地质量依次是:
东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西北干旱区、华北一辽南区、华南区、云贵高原区、内蒙古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
3、耕地限制类型
(二)后备耕地资源
1、后备耕地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2、后备耕地资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