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灵格《一切如是》:
刺激尘封的思想
第1章:承受痛苦比解决问题容易
第2章:现象学的心理治疗
第3章:每一个人都被『纠缠』
第4章:温文有礼的伴侣往往破坏关系
第5章:轻松自在一点吧,无人叫你去打仗
第6章:伟大藏于平凡
第7章:内疚往往跟随着成长
第8章:参破生死便见自性
第9章:接触到伟大的灵魂
第10章:秩序是要被发现的
刺激尘封的思想
海宁格腐化了我的思想,瓦解了我的信仰,直阅我的灵魂深处。
我发现,自己对他的言行即不屑有好奇。骤眼看来,他说的话都是熟口熟面的:母亲是重要的(天呀!);尊敬你的父母(多么像天主教的语气!);不要对抗父母,接受他们的一切(可是他们多我很差!)女人要跟随男人。(这有必要吗?)
是的,海宁格的治疗工作非常神奇。我曾经跟随了他三天,观察他怎样在400明观众面前,替一些重病患者作治疗。最初,场内气氛是紧张热闹的,然后慢慢地,我们由旁观者的状态,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场中的家庭,每个人的过去忽然浮现,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突然闯进脑海;施压,我的确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于当场中的女儿跪下敬礼时,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到了晚上,我累得像完全虚脱了,这怎样解释呢?我只是一个观众而已。
为何这些虔诚的说话,在治疗时会突然变得有意义?卑微地站在父母跟前,请求父亲的祝福,又代表什么?为什么『道歉』也会不恰当?『原谅』是放肆的行为?究竟是什么在引导着人的思想?海宁格又是怎样触摸到我们思想中的盲点?他有些观点是在是匪夷所思的:
●乱伦是因为有爱?
●纯粹的罪行是无可避免的?
●愤怒时罪行的来源?
●妇解运动要尊重男性?
●收养孩子有罪?
●与家庭紧紧相连,才能获得自由?
●向命运妥协?
这些问题都在我脑中激荡着。
然而,真正令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海宁格打动我的方法。由最初接触他的治疗,到翻阅他的著作,再到与他面对面交谈,我都感到一股莫名的平静,觉得很放松,世界很美好。也许是因为他总是在仇恨纠缠、疾病痛苦中寻找爱吧。海宁格的说话也许有点过时,但正是这些语言、能直闯人的灵魂深处。以分析为主的现代心理学中很少有这些体验。他好像在筑起一道桥,带领我找到语言无法形容的灵魂真相。这令我惊疑不定。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他能触及我内心深处,一个连我自己也无法认知的领域?
海宁格面对接受治疗的当事人非常决绝坦白的,若他认为有需要,他会很果断,因此很多人说他独裁。他会毫不忌讳,坦率地说出你连想都不敢想的观点。他不很体贴,但很能顾全大局。
然而,海宁格可称自己为灵魂的保姆,也不远和那些自命是贫弱孤寡代言人的社工、牧师、心理治疗师等人混为一谈。与海宁格简单的语言相比,那些人的所知所学顿然显得苍白软弱。奇怪的是,海宁格根本不想知得太多。一般的心理治疗师都要患者把痛苦经历丝毫不漏地说出来,海宁格却不然,他只需知道简单的事情,不必了解当事人的看法或者当时的感受。他会说:“不必再讲了,开始建立你的家庭系统吧。”
有一次,他为一位在意外中失去妻儿的男人做治疗,场景十分悲惨,观众都被这种悲伤麻醉了。海宁格静静地听完男人的话,只说了一句:“开始建立你的家庭系统吧。”我无法形容当时的情景。只用短短几句话,他就能牵动着场内每一个人,带领那个男人正视他死去的妻子,冷静地指引他寻找自己的生命。他是那么温柔、慈悲、充满同情心。
最后,我们终于有机会坐下来作一次长篇访问。面对我以连串的问题,他很热心地解答,虽然有不少问题还未有答案,但已经足够作为一个好开始,与海宁格的一席话,就像到他的思想世界中翱翔了一趟,他的话可以鼓励人、迷惑人、启发人、触怒人。刺激我们早已尘封的思想。到了最后,你会懂得以更宽容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
 
第1章:承受痛苦比解决问题容易
当上一代有不公平事件发生时,下一代就会受痛苦,这当中似乎有某种系统式的动力,导致事件重复出现。
本章记载了海宁格先生在德国一个电台接受访问时的录音内容,籍以介绍海宁格先生的理念、思考方式和工作模式。
问= Gabriele Ten Hövel 答= 海宁格先生
【问】究竟什么是『系统化的家庭治疗』?
【答】在系统化的家庭治疗中,我们会致力于发掘或透视每个人的祖先一代对每个人一生所作的干扰、纠结,这种干扰可以透过家庭系统反映出来。当我们把这种干扰、纠结在他人面前展现出来,就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什么是家庭系统治疗?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海宁格在德国时曾替一些患有重病的人开办工作坊,参加者约有400人,围成一个大圈坐着,开始时,海宁格首先询问众多参加者有何需要,一名年轻人说,他自18岁开始患有严重的疾病,导致神经系统不受控制地受到干扰和强烈冲击。海宁格于是开始向这位年轻人的当事人发问。)
【当事人】我的家庭有许多冲突,父母分了手,母亲与外公又不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