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寒食节起源新论.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寒食节起源新论.doc

上传人:wz_198622 2015/5/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寒食节起源新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寒食节起源新论
张勃
摘要:寒食节,因禁火寒食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寒食节的起源曾受到古今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的研究成果也给予了笔者许多启发。但他们多采用研究历史事件的方法,来考察寒食节这一属于民众生活范畴的民俗事象的历史。他们更多地关注民俗事象的时间,关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民俗事象的相似性,注重史家叙事,而忽略了对民俗主体——民众的审视。本文将力避这些缺憾,将目光投射在民俗主体上面,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如何在历史大背景之中,在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之上,在集体无意识之中进行着有意识的文化创造,并试图运用以流证源的方法,阐述一个与他们迥异的观点,即寒食节起源实与介子推密切相关。
关键词:寒食禁火习俗起源介子推


寒食节,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传统节日,曾流行于全国各地。节期及长短最初不定,后来固定于冬至后105日,一说103日;也有以清明为参照的,谓在清明前一或二日,或者以为清明节就是寒食节。其节俗的核心内容是禁火和寒食,即节日期间禁止用火,要吃冷食。这一诡异的节俗引起了古今中外众多学者对寒食节起源的关注:为什么在滴水成冰的隆冬或者乍暖还寒的初春,在最需要热食的时候,在最需要火的温暖的时候,人们却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这一千古之谜同样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在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与研读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笔者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形诸文字,以就教于方家。
对前人有关寒食节起源诸观点的思考

对寒食节起源的关注,至少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说代有其人,如南北朝的宗懔、隋代的杜公瞻,唐朝的李贤、李涪、段成式,宋代的罗泌、洪迈,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今人谢国桢、李玄伯、李亦园、裘锡圭、庞朴、杨琳、陈久金、陈江风、汪宁生诸先生,他们或撰写专文加以论述,或在有关著作中辟出章节予以考证,皆欲厘清寒食节的源头和与这一源头密切相关的禁火、寒食(即吃冷食)习俗的起因。他们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周代禁火说
周代禁火说认为周代就有的禁火制度是寒食节的起源。率先提出此观点的当是隋朝的杜公瞻,他在注《荆楚岁时记》时说:“《周礼·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宗懔著,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页34。
这一看法多为后世研究者所认同,但对于周代为什么要在中春修火禁,又各持己见。其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星宿崇拜说。此观点认为周代禁火与我国古代的大火星崇拜有关。较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唐代的李贤,他在注《后汉书》「周举传」相关内容时说:“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因星宿崇拜引起禁火继而引起寒食,后世的学者多有持类似观点的。参见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95-97页。
与这一观点相联系,一般认为寒食是禁火带来的必然后果,即因禁火不得不寒食。今人庞朴等持此说
参见庞朴,<寒食考>,《民俗研究》(1990:4),页32--37。

(2)古代改火说
这种观点认为寒食禁火与古老的改火习俗有关。较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唐代的李涪,他在《刊误》「火」中谈到
《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自秦以降,渐至简易,唯以春是一岁之首,止一钻燧。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旧。今人持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又《礼记·郊特牲》云:“季春出火,为禁火也。”此则禁火之义昭然可证。俗传禁火之因皆以介推为据,是不知古。故以钻燧证之。李涪,《刊误》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持此说的近现代中国学者当推李玄伯、汪宁生、裘锡圭、杨琳诸先生参见李玄伯,<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序>,收于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页1-80。汪宁生,<古代礼俗丛考>,收于作者论文集《古俗新研》(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页146--154。裘锡圭,<寒食与改火——介子推焚死传说研究>,收于作者论文集《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页524-554。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寒食节」,页179--210。后文引用诸先生的观点均出自各自的著作,不再一一注明。

与改火说相关,对寒食习俗的成因有“哀悼牺牲”和“斋戒仪式”两种说法。前者如裘锡圭先生,认为:“焚死的介子推的原型应该是改火中被当作谷神的代表而烧死的人牺”,因此,“寒食恐怕不仅仅是由于停火而产生的消极结果,它原来应该有哀悼在改火中代表神而死的牺牲者的意义”。后者如杨琳先生

最近更新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区场地租赁合同-@-1 14页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48页

基于遥感数据的2025年生态补偿机制与微粒体PP.. 22页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场地租赁服务合同 14页

残障人士2025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无障碍设施规.. 27页

品牌全球化升级方案黑金极光元素2025发布会PP.. 30页

幼儿园音乐律动课程二零二五年教学效果评估分.. 26页

货物运输包车合同书范本2025年通用 15页

在2025年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座谈.. 10页

征兵工作宣传教育计划与征迁拆违集中督查月活.. 4页

新版2020年(春)幼儿园小班(下册)开学检测试卷.. 6页

新版2020年(春季版)幼儿园学前班上学期期末检.. 6页

新版2020年幼儿园学前班(上册)开学检测试题附.. 6页

新版2020版幼儿园中班(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 6页

旅游岛建设自评工作汇报材料与旅游工作上半年.. 7页

中频电治疗仪操作 15页

归园田居(优秀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 16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6页

胸痛病人的急救护理 43页

四川省城市供水管理条例(2023年第二次修正本).. 4页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工程定额管理站 17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9页

江都特校培智部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A卷)模板 7页

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写作优质课件 39页

年产30万吨煤制甲醇生产工艺毕业设计5 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