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河南城建学院平安校园工程(一期)建设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南城建学院平安校园工程(一期)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wz_198622 2015/5/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南城建学院平安校园工程(一期)建设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南城建学院平安校园工程(一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城建”为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办学资源丰富,师资结构优化。校园占地面积173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 63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室(中心)82个;各类运动场和体育馆面积近11万平方米。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普通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完成省级教改项目2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学校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预防、震慑犯罪,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完善河南城建学院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校园整体防控能力,创建一个文明、安全、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学校决定建设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可视报警等为一体的安全防范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本次河南城建学院平安校园工程(一期)将在学校重要路段、重点公共场所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对图像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职能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河南城建学院治安管理水平。

系统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
国家标准GB 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信息产业部和广电总局有关中国电视制式要求
GA/T 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和要求
国家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7450-8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国家标准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GB50198-96,《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GBJZ32-90-92,《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国家标准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中国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Z32-90-92)
《信息技术客户通用电缆铺设要求》(ISO/IEC1180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115-87)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6部分)》(ISO/IEC14496)
《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
《工业企业通信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ECS37-91)
《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

本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1、规范化
系统设计依据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遵守开放的原则。系统设计有外部接口,很容易与其他应用系统共享数据,实现无缝衔接。
2、安全可靠性
建立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运行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用消息队列、数据冗余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即使在网络暂时中断时也不会丢失数据。
3、控制优先级
使用全局统一的逻辑授权机制,保证全局同步更新授权,避免造成控制混乱。
4、用性
系统的建设应以实用性为基本原则。系统功能必须满足监、控、存、查、管、用的基本要求,硬件和软件平台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使用方便、图像清晰;采用统一的系统标准和通信协议,使整个系统中各个子系统间能互联互控,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功能。
5、先进性
采用成熟的先进技术,保证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实用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为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
6、可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