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1-3单元知识点汇总
.化合反应:
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P +5O2 P2O5
冒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S + O2 SO2
明亮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2CO2
燃烧更旺,白光,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4.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Mg + O2 MgO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生成水:H2 + O2 H2O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有无色液体生成
6. 铁在氧气中燃烧四氧化三铁:Fe + O2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量
.分解反应:
7. 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KMnO4 K2MnO4 + MnO2 + O2↑
8. 加热氯酸钾生成氯化钾和氧气:KClO3 KCl + O2 ↑
9.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H2O2 H2O+ O2↑
10.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H2O 通电 H2↑+ O2 ↑
。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其他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可燃性、能支持燃烧、能与某物质反应
分子和原子、元素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
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原子
3、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
4、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①由同种元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