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实验二 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构造的观察.ppt

格式:ppt   大小:505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二 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构造的观察.ppt

上传人:aluyuw1 2018/3/20 文件大小:5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二 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构造的观察.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二
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构造的观察
细菌的染色和细菌细胞构造的观察
目的要求
染色剂和染色的原理
实验材料
实验程序
思考题
目的要求
学****微生物涂片
掌握细菌的一般染色发和革兰氏染色
进一步熟练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术
观察和识别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染色剂和染色原理Ⅰ
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吸附作用等。化学因素如: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等
染色剂染料按其电离后所带电荷的性质可分为以下类型: 1. 酸性染料:如酸性复红、刚果红、伊红、藻红、苯***黑等。 2. 碱性染料:一般有碱性复红、中性红、孔雀绿、番红、结晶紫、美兰、***紫等,细菌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3. 中性(复合)染料:如伊红、美兰等,Wright染料和Gimsa染料等(常用于细胞核染色)。 4. 单纯染色:这类染料的化学亲和力低,大多是偶氮化合物,不溶于水,但溶于脂肪溶剂中,如苏丹类(Sudan b)的染料。
染色剂和染色原理Ⅱ
微生物染色常用染料如下表:
实验程序Ⅰ(细菌染色的方法和步骤)
细菌染色的方法:
:用一种染色液染菌体后,就可以观察微生物的大小、形状、和细胞排列状况,但不能鉴别微生物以及它的特殊构造等。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液进行染色,有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也称鉴别染色法。常用的有: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染色法、芽孢染色法、芽孢染色法、鞭毛染色法、细胞染色法等。
染色技术的一般过程涂片干燥固定染色媒染脱色复染水洗干燥镜检
实验程序Ⅱ(简单染色的方法和步骤)
简单染色法(一般染色法) :牙垢细菌 :自然气干或酒精灯高处微微加热。 4 固定 :在整个涂面上滴加齐氏石炭酸复红,染色1分钟。 :倾去染液,用自来水细流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料颜色为止。 7干燥:空气中自然干燥。8 镜检:在油镜下观察牙垢中的各种细菌形态并绘图。
实验程序Ⅲ(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步骤)
革兰氏(Gram)染色法 1. 涂片 2. 初染:在做好的涂面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1分钟,倾去染液,流水冲洗至无紫色。 3. 媒染:先用新配的路哥氏碘液冲去残水,而后用其覆盖涂面1分钟,后水洗。 4. 脱色:除去残水后,滴加95%酒精进行脱色约30秒,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5. 复染:滴加番红染色液,染1分钟,水洗后用吸水纸吸干。 6. 镜检:观察染色结果并绘图。
实验程序Ⅳ(荚膜染色的方法和步骤)
荚膜染色法(示范):荚膜薄,易变形,因此在涂片过程中不能用加热固定。 1. 取斜面培养72h左右的胶质芽孢杆菌涂片,自然干燥,自然固定。 2. 染色:在已自然晾干的涂面上,滴加1%结晶紫染色液染色2min,以20%硫酸铜冲洗数次,再用自来水冲洗1次,晾干。 3. 镜检:油镜观察示范片并绘图(菌体红色,荚膜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