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第一篇计算机系统概论.ppt

格式:ppt   大小:6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篇计算机系统概论.ppt

上传人:85872037 2018/3/20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篇计算机系统概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学****目的:
;
、冯氏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功能;
,从软件、硬件两方面描述;
;

重点:


计算机的语言
自然语言:人类相互交流信息所用的语言。
高级语言:一种和自然语言接近并能为计算机接受的语言。
机器语言:机器能直接执行的语言(二进制,可直接进入内存,由CPU执行)。
汇编语言:符号式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码+地址码)。
如:
机器语言(000 001 010)
汇编语言(ADD R1, R2)
高级语言(A=A+B)
组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有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以总线连接的计算机框图
(从语言功能层次划分)
现代计算机解题的一般过程:用户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连同数据一起送入计算机(用户程序一般称为源程序),然后由计算机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为目标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后输出结果。
计算机的解题过程
翻译程序有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两种。
编译程序是将编写的源程序中全部语句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再执行机器语言程序。假如一个题目需要重复计算几遍,那么一旦翻译以后,只要源程序不变,不需要再次进行翻译。但源程序若有任何修改,都要重新经过编译。
解释程序则是在将源程序的一条语句翻译成机器语言以后立即执行它,然后再翻译执行下一条语句。它的特点是翻译一次只能执行一次,当第二次重复执行该语句时,要重新翻译,因而效率较低。
高级语言虚拟机器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的产生
1945年, 《电子计算工具逻辑设计》论文,提出二进制表达方式和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构想。
1946年,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重28吨,耗电150kW,占地170平米,用电子管18800个,每秒5000次加法。
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史
:
、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程序和数据放在同一存储器中,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可以修改。


,由指令计数器指明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一般按顺序替增。
,数据传送都经过运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