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香港学位制度的特点与评价.pdf

格式:pdf   大小:23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香港学位制度的特点与评价.pdf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8/3/20 文件大小:2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香港学位制度的特点与评价.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7 年第 2 期 45
香港
学位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p 尹叶芊芊史秋衡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贸易、旅游中心, 经济为二年半, 其他一般为三年, 各类学位学制之间差距
高度发达, 地理区域不大, 其学位制度有着自身的独较小。
特性。1997 年中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香港的香港博士学位学制灵活性很大。由于大学教育
学位制度就是整个国家学位制度的一部分, 只是一资助委员会只控制大学在校生的总体名额并给予拨
国两制而已, 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包括高等教育的交款( 杨纲凯等, 1995) , 学生学习期限比较灵活, 尤其
流将会越来越密切。因此从中港两地比较的角度, 是博士生。因此香港各大学对博士的学制规定互不
来评论香港学位制度的特点, 对内地认识香港的学相同, 如中文大学规定博士学习年限在三年至七年
位制度和加强两地学位教育交流, 发展整个国家学之间, 香港大学规定在三年至五年之间, 浸会大学规
位教育, 有着重大的意义。定在二年半至四年之间。而内地拨款是具体到每个
学生的, 所以虽然博士生一般也要读三年以上, 时间
一、香港学位教育的特点
似乎不定, 但较少有人会拖至四五年以上以致经费
香港与内地的学位体系都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出现困难。
三个层次, 从小学连续读到博士毕业的正常学习年此外, 香港学位教育全日制与兼读制并重。境
限也大致一样, 学位框架也大体相似, 但仔细比较就内外高等院校还办有大量的兼读制学士、硕士、博士
会发现有一些明显不同。下面以对比分析香港全日计划, 以浸会大学 1994 年 10 月的统计为例, 425 名
制教育及学位体系为主( 见表 1) , 兼论兼读制学位研究生中, 只有 25 名是全日制; 学士生主要是全日
体系。制, 3976 名学士生中, 只有 386 名是兼读制; 此外该
11 学制与修业年限校持续进修学院的上万名在校生( 包括 2000 多名学
香港的学制比较灵活, 例如在硕士毕业后, 从学士、硕士生) , 则都是兼读制的。内地的兼读制高等
位体系的流向就可以看出有多个流向, 可以向上升教育主要限于大专教育, 兼读制学位教育尚处起步
读博士课程, 可以在同层次修读另一科硕士课程, 也和严格控制的阶段, 相对全日制学位教育规模来说
可以再向下学习学士课程。而内地除了少数实验性还很小, 尤其是硕士和博士兼读制教育, 学士兼读制
质的第二学士学位计划外, 一般不允许同时同层次主要是限制在面向各系统内部的定向培养。
修读或向下修读的。 21 学位类别
学士学位修业年限短。香港实行大学二年预科两地学位类别划分不同, 香港并没有统一的学
制度, 所以大学全日制修业年限一般为三年。若考位类别框架, 以香港大学的学位类别为最全。7 所
虑中、小学修业年限, 两地从小学至学士毕业的总修教资会资助的院校学位类别见表 2。
业年限是相同的。香港学士学位修业年限短, 与英学位模式没有严格规限或统一。香港社会主体
格兰教育特色相一致( 罗厚辉, 1995) , 是受英国殖民的工商、金融业逐步形成政府行政主导下的积极不
统治的影响并维持下来。干预政策, 在大学学位管理上也存在此特征。在教
硕士学位学制两极分化。课程类硕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