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需求(7).ppt

格式:ppt   大小:1,077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需求(7).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8/3/22 文件大小:1.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货币银行学课件货币需求(7).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 mercial bank
第一节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四节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
你所了解的商业银行是个什么样子?
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了解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管理理论,了解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
掌握现代银行制度产生和发展,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一节银行的产生与体系
一、银行的产生
1.“银行”词义的来源。
“银行”一词始于意大利文Banco,原意是商业交易所用的桌椅板凳。
最早以银行(banco)名称经营业务的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随后在米兰、阿姆斯特丹、汉堡等地都相继建立了银行。
英语转化为Bank,原意为存钱的柜子。
中国,历史上曾以白银为主要的货币材料,经商的店铺称为“行”,故译为“银行”。
2. 货币经营业(银钱业)的产生。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贸易活动扩展,需要支付大量的铸币,
但各地铸币材料、成色和重量、面额等都不一样,这给跨地区的商品交易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需要有人来专门从事铸币的辨别、鉴定和兑换业务,于是货币兑换业从此出现。
在金属货币时期,使用金银和铸币。
(1)货币兑换业的产生。
(2)货币保管业的产生。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经常往来于各地的商人,长途携带、保管货币很麻烦,还有风险。
因保管所开出的收据可以流通和支付,成为银行券的前身。
商人就将货币交给所在地的货币兑换商专门保管;
为顾客保管金银还有金匠、金商等。
(3)货币汇兑业的产生。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在货币兑换业、货币保管业的基础上
开展异地支付业务、即汇兑业。
商人委托货币兑换商代理支付、结算和汇款。
这样货币汇兑业的就产生了。
(4)货币经营业的内容及特点。
货币经营业务形式
货币保管业务
货币兑换业务
货币汇兑业务
货币经营业主都要向存钱的客户收取费用
之所以称之为货币经营,原因是把货币作为一种商品进行经营。
此时,货币还没有生息的特殊性质。货币还没有时间价值

随着货币经营业务的扩大,货币经营业主手中聚积起大量的贵金属、铸币等货币资金。
货币经常闲置。贮藏保管需要费用。
(1)货币放贷业务的产生。
社会上有些人为了扩大经营和生活所迫等方面的原因,需要货币。
货币经营业主便将其贷给需钱者并收取利息。
货币经营业主逐渐成为银钱业主,从事货币放贷业务,以牟取更多的利润。
银钱业主发现贷款业务收入比前三项都要高,
便开始积极从事这项业务。
这样就需要大量的资金,
开始不再向存钱户收取利息,
反而向他们支付利息。
(2) 货币存款业务的产生。
社会上那些有钱又暂时不用的人,更愿意把钱存放在银钱业主那里,给自己带来利息收入。
随着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大,
需要货币的人越来越多,支付的利息也足够高。
(3)货币借贷业务的特点。
货币借贷业务使原来的货币经营业转变为银行,原来的银钱业主也就成了银行家。
货币放贷业务
货币存款业务
货币借贷业务
现代银行的主营业务

唐代出现专门保管钱财的柜坊;
存户可凭“贴”或其他信物支钱。
从明清开始大发展:
北方是山西的“票号”;
南方是浙江等地的“钱庄”。
唐代已有“银行”一词,苏州出现了“金银行”。
中国最早使用“银行”是在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1895年)中。
我国第一家现代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主持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