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3 短文两篇
蝉小思
贝壳席慕容
生命的诞生!
《蝉》自学导航:
探究质疑一:
文中“我”对“蝉”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烦→惊→叹→恕
探究质疑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知了“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那么小,竟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于是我便“宽恕”了它。
小结
这种写法就是先抑后扬,作者本来要赞扬蝉,却先说讨厌蝉,看到蝉顽强的生命力后,便改变了对蝉的态度,使读者对蝉的印象更深。
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肯定某人、事、物、景,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注意抑少扬多,扬能压抑。
先写坏的,后写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来衬托。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课文中有一句话是由抑到扬的关键,请同学们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文中作者对蝉的态度变化表明了他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呢?
生命无论长短,都要积极面对,好好活着。
《贝壳》自学导航讨论交流一:
找出文中描写贝壳外形的语句。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
讨论交流二:
找出作者抒情的语句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