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3
文档名称:

中医诊断学.txt

格式:txt   页数:1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TX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中医诊断学.txt

上传人:zbfc1172 2015/5/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诊断学.tx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诊断学
为了适应四化建设和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广开学路,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办学,培养高级中医人员,加速提高现有中级中医人员的业务水平,鼓励自学成才。为此,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卫生部已经决定,从今年开始,先在四川、辽宁、北京、天津、上海五省(市)开展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试点二作,待取得经验后,将陆续在全国推广。对于理论考试和临床考核全部合格者,将获得专科和本科学历。
为了给自学中医者提供一自学的钥匙;给中级中医人员进修提高提供一个捷径,给高等中医院校学生温课提供一个纲要;给参加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者提供一套适用的参考书,我们受卫生部委托,组织北京中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和辽宁中医学院的专家教授,根据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中医教学与临床的需要,编写了这套《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指导丛书》。这套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西医内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基本问题和外语等25种,根据卫生部安排的考试进度,将陆续出版,计划在一九八六和一九八七两年内出齐。
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卫生部的大力支持,卫生部中医司陈佑邦副司长担任本书编写顾问。在各科稿件的审定过程中,全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了审定工作,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前言
为给自学中医和参加高等中医自学考试提供较理想的学****指南,高等教育中医自学考试指导丛书编审委员会组织编写了此书,并审定完稿。
木书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卫生部颁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考试计划(试行草案)》及审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专业考试大纲,并参照考试蓝本教材——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的《中医诊断学》(五版教材)而编写的。
编写过程中,在确保内容的深、广度与五版教材水平相当的同时,特别注意了自学的特点。内容重点突出,论述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十分便于自学。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四诊、八纲、辩证、诊断与病案、症状鉴别等的基本技能、理论和基本知识。为适应自学考试的需要,书中特设置了指导自学的专门栏目,如目的要求、主要内容、辨证的思维与分析、歌诀、病案举例、常用名词术语、文献摘录注释、复****思考题等。因此,本书不仅可供参加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的考生使用,亦可作为高等中医院校和在职中医的参考用书。
本书特邀请长春、天津、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室的程绍恩教授、张洪义、徐士清主任精心审定。对此,谨致以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如有不当之处,诚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一九八六年五月于沈阳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的
1、熟悉《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3、熟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和学****方法。
主要内容
1、《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2、《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3、《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4、学****中医诊断学》的要求和方法。
一、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祖国医学有关诊断学的资料,可见于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各家著述中。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是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不仅在诊断学的方法上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加以全面综合考虑。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创“诊籍”,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症状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医家张仲景所著,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和内伤杂病诊断的客观指标。与此同时,《中藏经》记载了华佗诊病的学术经验。
《脉经》为西晋?王叔和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不仅深入地阐明了脉理,把脉象归纳为二十四种,并把相似脉象进行了比较。后世论脉者,都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并对世界医学也产生广泛地影响。
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对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
《诸病源候论》为隋?巢元方等撰,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所著。对诊断原理与诊断方法已有了深入的认识。诊候上注重掌握病源与病机的演变,其诊法后人多推崇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的发展,与日俱增。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详于内因、外因、不内外内,三因辩证。是病因辩证比较完备的著作。
金元之世,出现了一些中医诊断学方面的专论专著。滑寿的《诊家抠要》专载诊法,并对三岁以内小儿诊察指纹,又有新的进展。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象”。
金元时期,以四大医家著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