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出血热36616.ppt

格式:ppt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出血热36616.ppt

上传人:cdsqbyl 2015/5/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出血热36616.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udrome, HFRS), 1982年,WHO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等许多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等国。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一、病原学
二、流行病学
三、诊断标准
四、治疗原则
五、监测
六、控制措施
[病原学]
归属布尼亚病毒科(Bungaviridae)的汉坦病毒属,统称汉坦病毒。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至少可分为11型,其中4型经WHO汉坦病毒参考中心认定:Ⅰ型汉滩病毒(野鼠型)、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Ⅲ型普马拉病毒(棕背型)、Ⅳ型希望山病毒(田鼠型)。
引起人类HFRS为:汉滩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
[病原学]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汉滩病毒、汉城病毒(家鼠)
目前认为汉滩病毒感染者的病情重于汉城病毒感染者,可能与病毒毒力有关。
EHFV对***、***仿、去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不耐酸,37℃,56 ℃ 30min和100℃ 1min可灭活。对紫外线,酒精和碘酒等消毒
[病原学]
病毒基因结构及特征:
汉坦病毒是由核心和表膜组成,其基因组位于核心部分,含有三段单股负链RNA。即大(L)、中(M)和小(S)三个基因断。
L-L片段基因只编码一种蛋白质,即RNA聚合酶。
M-编码包含G1和G2的两个糖蛋白的前体大蛋白→膜蛋白
S-只编码一种蛋白、核衣壳蛋白(结构蛋白)NP
[病原学]
汉坦病毒包括:
(1)核衣壳蛋白
(2)囊膜糖蛋白(G1、G2)
(3)RNA聚合酶。
糖蛋白――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稳定的抗原决定簇。抗原出现最早,有利早期诊断。
膜蛋白――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诱导宿主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中和抗体。
[流行病学]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为多宿主性的自然疫源性动物源性疾病。
约有170多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属病毒。我国发现53种动物携带本病毒,主要有啮齿类: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鼠等;也包括猫、猪、狗、家兔等。
[流行病学]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在中国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林区是大林姬鼠。
EHF患者早期的血和尿中携带EHFV,虽然有个别病例接触后感染,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
二、传播途径:五种
动物源传播:
1. 呼吸道: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
: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和胃肠黏膜感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