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5/5/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说明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现代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相关理论和实践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充实过程中。一般认为,从城市设计范围和尺度来划分,它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即总体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即重点片区城市设计;微观城市设计---即重点地段城市设计。重点地段或城市节点是泛指城市中功能、活动、视线汇聚的焦点、地点和场所,如城市街道、商业中心、重要建筑群、广场、滨水地段等。
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城市形体环境,其基本要素为在设计中经常被用以构筑城市环境的主要成分与素材。基本要素一般可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及社会要素等,从城市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上分析,其最基本的有城市用地、建筑实体、开放空间及使用活动等。因此,滨湖东路城市设计将从“人”和“环境”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其中:
人---系指人们集中停留和活动场所,体现城市品味的重要地段,如市体育公园、滨水地段、主要道路交叉口等;
环境---系指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与自然共生的物质空间环境,同时还体现在场所精神方面,如人们的行为、心理、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民俗民风等。
一、概况
滨湖东路是鄂州市主城区的一条生活性主干道,因其地处洋澜湖东岸而得名,她北起鄂燕路,南抵滨湖南路,总体呈南北走向,贯穿司徒村和莲花山风景区,同时是鄂州城市内环交通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建成通车,将对推动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庙工业园区的建设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滨湖东路全长约2710M,道路红线宽为50M,道路断面为三块板的双向六车道型式,其中:21M宽机动车道,、。
经过工作组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分析,滨湖东路沿线已经规划审批、实施的地块只有市体育公园、司徒小学、滨湖东路拆迁安置楼、司徒村临时门面等少数几处,其他地块多为生态型的自然山体、水面。
二、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包括区位、道路交通、历史发展脉络、区位自然环境特色、人文环境、意象地图、建筑质量和土地使用。
空间肌理特征的变化对城市设计有明显的引导作用。滨湖东路两侧和周边具有强烈的“山”“水”环境特色,是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鄂州城市自然特色的有力表现。
山---大鹰山及周边的连绵山丘:是鄂州城区主要的契型绿地和主要通风口,同时成为道路南段的图底和对景;是鄂州城区的
“魂”;
水---洋澜湖:体现城在水中特色,是鄂州城区的“肺”;
五丈港:体现水在城中景致,是鄂州城区的“脉”;
文---即人文古迹、历史景观等,主要包括:
瓦窑咀遗址: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渊源,是鄂州城区的“根”;
司徒庙:体现城市古迹风貌,是鄂州城区的“意”。
意象地图是道路现有空间环境特征及问题的反映,对改善城市道路空间景观具有针对性。
三、设计依据及指导思想
㈠、设计依据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3、《鄂州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4、《鄂州市环洋澜湖地区城市设计》
㈡、指导思想
针对外在的自然环境条件,通过调整和更新城市道路空间,将其纳入城市整体空间系统中,重点突出表现历史、显山露水、人本主义、可控制可实施等思想。
滨湖东路城市设计定位:山水景观廊道。
四、设计原则及目标
1、设计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依据《鄂州市环洋澜湖地区城市设计》,确定滨湖东路城市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市民大众要求为本源,时时刻刻考虑市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切实为公众造福。重视人对各类要素的体验和情感,更好地创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
(2)、生态优先原则
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寻求生态环境优化。通过道路建设,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同时对沿线的山体、水体进行控制与保护。
道路两侧现有少量已批或在建项目,本次规划通过对道路两侧各150--200M范围内用地提出控制措施,引导将来的开发建设活动。
(3)、个性表现原则
充分挖掘与利用各类要素的特色资源,强化城市道路特色。(4)、整体协调原则
正确处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人与自然关系、建筑与建筑关系、建筑与空间关系、空间与环境关系等,促使其有机结合。
考虑到规划地段位于环洋澜湖风景区及鄂州城市的主要通风口,因此,本次城市设计注重与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环洋澜湖地区景观控制设计的协调。
2、设计目标
通过滨湖东路城市设计,提出新区建设的控制意象,吸引投资商开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健全滨湖东路作为生活、景观干道的中心职能,补充和完善环洋澜湖地区交通体系。
城市设计目标:通过创造人、历史和环境的和谐共生空间,实现城市意象感和体验的回归,演绎城市时空的变幻交响乐。
五、整体景观框架
1、确立---街道形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