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耳鼻喉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耳鼻喉资料.doc

上传人:rjmy2261 2015/5/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耳鼻喉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17
鼻骨与上颌骨额突及腭骨突起共同形成梨状孔
P17
临床上将鼻根部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此处面部静脉无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鼻部皮肤感染可造成致命的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分别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骨、筛骨迷路(内侧)、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鼻腔外侧壁从下向上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分别称为下、中、上鼻甲,其大小依次缩小约1/3,其前端的位置则依次后移约1/3。每一鼻甲的下方与鼻腔外侧壁均形成一潜在的间隙,分别称为下、中、上鼻道
,嗅沟的概念P19
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沟或嗅裂;
在该水平之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则称为总鼻道。
P21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plex,OMC) 。由Naumann(1965)首先提出。如发生解剖变异和病理改变,将直接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导致鼻窦炎。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解剖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筛泡、半月裂、筛漏斗、以及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的自然开口,称为“窦口鼻道复合体”(plex,OMC) 。由Naumann(1965)首先提出。
以该理论为基础建立的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的原则是,通过微创手术,解除鼻窦窦口的机械性阻塞,借助鼻腔及鼻窦正常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恢复鼻窦窦口正常的通气、引流及鼻腔、鼻窦粘膜的功能,从而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FESS中广泛采用的 Messerklinger术式(Messerklinger technique ,MT) 即以中鼻甲、钩突和筛泡作为手术标志和进路。

鼻窦( nasal sinuses) 左右成对,共4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
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窦口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者窦口位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慢性单纯性鼻炎
1)鼻塞:间隙性,交替性
2)一般为黏液涕,继发感染时可有浓涕。有时可有头痛,头昏,咽干,咽痛。
慢性肥厚性鼻炎
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无交替性。鼻涕不多,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常有闭塞性鼻音,耳鸣和耳鼻塞感以及头痛,头昏,咽干,咽痛。少数可能有嗅觉减退。
,临床症状P63
本病属1型变态反应,但与细胞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部分神经肽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本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尚有嗅觉减退。
,症状P69
发病部位于鼻腔外侧壁特别前筛区。单侧或双侧均可见。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称Killian息肉。
症状鼻塞;嗅觉减退;鼻溢;耳鸣及听力减退;鼻背额部及面颊部胀痛不适,鼻内镜检查可见肿物等。
,治疗方法 P75
病因:-鼻窦疾病 1. 创伤或医源性损伤:

治疗方法:


YAG 激光、射频、微波


、止血、支持疗法、病因治疗
P82 P86
急性鼻窦炎的头痛特点
急性上颌窦炎:晨起轻,午后重;
急性额窦炎:前额部痛具有周期性,即晨起即感头痛,且逐渐加重,至午后开始减轻,晚间则完全消失,次日又重复发作。
急性筛窦炎:内眦或鼻根部疼痛晨起重,午后轻;
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晨轻午重。
慢性鼻窦炎的头痛特点
,多为白天重、夜间轻,且常为一侧,如为双侧者必有一侧较重;前组鼻窦炎者多在前额部痛,后组鼻窦炎者多在枕部痛
、滴鼻药、蒸汽吸入或引流改善、鼻腔通气后头痛减轻。咳嗽、低头位或用力时因头部静脉压升高而使头痛加重。吸烟、饮酒和情绪激动时头痛亦加重

指鼻中隔偏曲,并引起鼻腔通气障碍或产生症状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