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梵高和他兄弟.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梵高和他兄弟.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26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梵高和他兄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森特·梵高是荷兰人,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身亡。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绘画。、。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地向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梵高说,“谁在爱,谁就在活着;谁活着,谁就要工作;谁工作,谁就有面包。”但是梵高常常没有自己的面包,尽管他在努力地爱,努力地工作。他常常给弟弟提奥写信要钱,“今天早上收到你的钱的时候,我实际上已有差不多一周时间一个钱也没有了;现在我手头有几件事情必须完成。如果你能再寄10个法郎给我,这个星期就可以平安度过;如果不行,将会导致令人不愉快的损失。不过请不要生我的气;这是好几样东西合起来的费用,全都是绝对必需而又无法省去的”。他也经常穿着弟弟或父亲穿过的不合身的旧衣服,“假如你的衣柜里有你已经不穿、但又适合我穿的外衣和裤子,我会十分高兴的”。他的弟弟是他唯一的朋友。1880年,在画店工作的弟弟提奥接济当时已27岁的梵高去学画。尽管经济情况非常不乐观,但是绘画给梵高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尽管如此,他们对他们两个人的未来不敢抱有任何幻想。“你所说的话我压抑不住自己悲哀的感情。你说:‘对于你的将来我不抱希望’”。他只好一次次向弟弟说,“要是我的画不能象其他画家的画那样卖出去,那会令我非常吃惊的。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现在还是以后发生,但我觉得,那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稳妥的方法是,不知疲倦地临摹大自然。对大自然的感情和热爱迟早会赢得人们的回报。全身心沉浸在大自然里,用他的智慧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思想感情,使其他人理解他的感情,这是画家的责任”。他以一张冷静的普通人的面孔进行工作,他对于这种现状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与那种忧郁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同时也享受着一种工作的愉悦,他越钻研下去,就越觉得这工作有趣。他弟弟说他会永远孤独的。他说,“我不相信你的话。我根本不打算考虑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去过一种毫无***的生活”。
他也常常自责,他渴望着同情,当得不到同情时,他对周围的事情冷淡,说话也很刻薄;他不愿与人为伴,和别人在一起,和他们交谈,对他来说常常是一种痛苦而又困难的事。他说,“在寒冷的街上度过的那些夜晚,渴望得到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