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0 块支架设计计算.doc

格式:doc   大小:597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0 块支架设计计算.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8/3/27 文件大小:5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0 块支架设计计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块满堂扣件式支架设计计算
联台大桥2#及3#主墩0#块支架,结合现场的实际施工状况,我部决定采用满堂式扣件式支架组织该两主墩0#块现浇施工。
满堂式扣件式支架方案介绍
满堂式扣件式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贝雷横挑梁、I28b纵梁、15cm×20cm木方横梁组成)、Φ48×3mm钢管立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10cm×12cm木方纵向分配梁、10cm×10cm木方横向分配梁;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芯模、端模等组成。10cm×12cm木方分配梁沿纵桥向布置,直接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箱梁底模板采用定型大块竹胶模板,后背10cm×10cm木方,然后直接铺装在10cm×12cm木方分配梁上进行连接固定;侧模、翼缘板模板为整体定型钢模板。
根据箱梁施工技术要求、荷载重量、荷载分布状况、基础承载力情况等技术指标,通过计算确定,支架立杆布置:纵桥向为:20*60cm,共计21排。横桥向立杆间距为:7*80cm+4*60cm+6*80cm+3*40cm+2*80cm+3*40cm+6*80cm+4*60cm+7*80cm,即腹板区为60cm及40cm,两侧翼缘板(外侧)及空腹处为为80cm,共43排;支架立杆步距为120cm,在腹板部位和中空腹处的支架立杆步距加密为60cm,支架在桥纵向每360cm间距设置剪刀撑;支架靠桥墩及临时钢支墩处的钢管纵、横杆应尽可能与桥墩及临时钢支墩联成一体;立杆顶、底部安装可调节顶、底托,立杆底部支立在底托上,底托安置在承台顶I28b纵梁上的15cm×20cm木方横梁上,15cm×20cm木方横梁位置可根据立杆位置适当调整。
支架计算与基础验算
资料
(1)扣件式支架为Φ48× mm钢管;
(2)立杆、横杆承载性能:

立杆
步距(m)
允许载荷(KN)

40

30

25

20
荷载分析计算
0#块中隔板均受力于墩顶,不予考虑。
边翼板处:S1=5* (+)/2=
q1-1=*=/ M2
边腹板处:S2=*(+)/2+*+*+*=
q1-2=*=/ M2
边空腹处:S3=*(++2*+2*)+*1/2+*+1*=
q1-3=*=/ M2
中腹板处:S4=*(+)/2=
q1-4=*=/ M2
中空腹处:S5=*(+0. 5+2*+2*)+**2+**2=
q1-5=*=/ M2

(2)模板荷载q2:
a、内模(包括支撑架):取q2-1=;
b、外模(包括侧模支撑架):取q2-2=;
c、底模(包括背木):取q2-3=/ m2 ;
(3)施工荷载:
因施工时面积分布广,需要人员及机械设备不多,取q3=(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其荷载量)。
(4)扣件式脚手架及分配梁荷载:
按支架搭设高度=15米计算:q4=(钢管)+(分配梁)=。
(5)水平模板的砼振捣荷载,取q5=2 KN/m2。
(三)、钢管立杆受力计算
在边翼板处,最大分布荷载:
q=q1-1+q2-1+q2-3+q3+q4+q5
=+++2++2=
扣件立杆分布60cm×80cm,横杆层距(即立杆步距)120cm,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N=××=<[N]=30 KN
(2)在边腹板处,最大分布荷载
q=q1-2+q2-1+q2-3+q3+q4+q5
=+++2++2= KN/m2
扣件立杆分布60cm×60cm,横杆层距(即立杆步距)60cm,则
单根立杆受力为:N=××=<[N]=40 KN
(3) 边空腹处立杆计算:
q=q1-3+q2-2+q3+q4+q5
=++2++2= KN/m2
扣件立杆分布为外侧 60cm×80 cm,横杆层距(即立杆步距)120 cm,
单根立杆受力为:
N=××=<[N]=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