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实施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创新创建内容、拓展创建领域、丰富创建手段、加大创建力度,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普遍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高尚的道德风气、先进的文化品质、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幸福感,建设城乡人民共同享有的美好家园。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1、加强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健全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各级党委中心组成员的综合素质。
2、加强理论宣传与干部教育,分层分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3、强力推进依法行政。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4、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纠风工作,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确保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二)建设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
1、大力推进“平安”建设。落实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网络建设,坚持“严打”方针,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安全感。
2、全面提高居住区技防、人防、消防水平。
3、切实维护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
4、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逐步规范和完善法律服务工作,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网络,完善人民调解组织形式。
(三)建设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1、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重视发挥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和服务承诺制建设。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创建活动。
3、建立健全打击假冒伪劣、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不合格食品通报制度、监管信息互享共用制度和重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