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歌欣赏
西汉时代的典籍《淮南子·
道应训》里有这样的记载: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
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
歌也。
1、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
一、上古——口头歌谣
2、诗歌的起源同宗教娱乐有关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
投足以歌八阕。
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
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
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
奏和韵律。诗又称“诗歌”, 就说明
了它与音乐的关系。
东汉《吴越春秋》记载了一
首远古时的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现实主义源头:
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
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二、先秦——
诗歌发展的
两大源头
三、汉代——
1、汉乐府民歌
“乐府”本来是汉武帝时建立的音乐机关,
为宫廷制作乐章和训练演员,同时也采集民
间歌曲供宫廷和贵族娱乐。《汉书·艺文
志》里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
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
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代表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
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汉代乐府民
歌中出现了相当完美的叙事诗,如
《陌上桑》、《羽林郎》、《孔雀
东南飞》等。
汉代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传
统,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感情真
挚,句式长短不一,表现手法灵活,富
有艺术感染力,是古代诗歌中值得珍贵
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