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城市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3/28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
城市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涉及的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
城市噪声有多种来源,但工业生产与交通运输最为主要。国内外研究共同认为,主要的城市噪声来源为交通噪声,约占35%。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均属于交通噪声,机动车引起的噪声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广,危害人数最多。此类噪声严重危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正常工作,甚至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规划、交通与道路等人员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城市噪声影响来源和危害
(一)影响人们心理健康
吵闹的噪声会对人类思维产生干扰,使人精神难以集中,出现烦恼感,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而且妨碍睡眠或者休息。相关研究表明,噪声声级与人们的睡眠程度成正比,噪声为40dB时,一般会影响10%的人;噪声达到70kB时,会对约50%的人造成影响。换言之,噪声声级基本上与将人惊醒的响声成正比,突然噪声为40dB可以惊醒10%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突然噪声为60dB可以惊醒70%处于睡眠状态的人。强噪声情况下,还可能掩盖警报信号或是人们交谈,使人的注意力分散,容易导致多种意外产生。
(二)影响人们生理健康
噪声影响人们的生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是影响听力,人们若短时间内处于强噪声环境下,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听力疲劳,出现听力迟钝,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就可恢复正常听力。然而,若人们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此种听力疲劳则难以消除,甚至会导致听力器官病变,出现耳聋。若人们突然于140~160dB的高强度环境噪声中暴露,就有可能使听力器官出现急性外伤,导致鼓膜破裂,完全失听。例如,爆照声浪容易使人们发生爆震性聋。其次,影响人体机能。有研究证实,强噪声环境下,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对于长期在此类环境下工作的人群,目前已经发现容易导致耳聋、头痛头晕、消化不良与神经衰弱等症状,可进一步引发心血管病以及高血压。若噪声刺激更强,、头晕目眩、视觉模糊、眼球振动、血压、呼吸以及脉搏大幅波动[1]。
(三)影响社会经济
曾有学者对噪声污染的危害成本与社会成本进行评定,发现噪声导致的社会成本表现为以下方面:降低住宅价格,临街住宅价格通常要比远离交通干道,噪声干扰小的居民住宅低30~60%;增加噪音消除费用;有限资源的合理分派;管制费问题。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健康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用于居住环境方面的改善费用越来越高,相应的社会成本随之增加。
二、城市噪声防治
(一)治理噪声源
首先,治理城市噪声源。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与交通规划,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机动车辆限制其进入市区,市区中限制鸣笛;大力发展噪声污染小的交通系统;对道路设施进行改善,加宽路面,以单行线取代双行线,保证行人、快慢车各行其道;禁止新建铁路穿越市区,对于已有铁路的区域设置天然屏障等隔声防护装置;市区交叉路口均架设立交桥或者天桥;限制市区上空飞机飞行。其次,治理工业噪声。要求污染源撤离市区,若噪声源不能撤离,改善其部件与结构,改进操作技术与生产工艺,降低发射功率。例如,以焊接取代铆接,利用声音的衰减、反射、吸收等干涉特性,应用隔音罩与吸声材料控制噪声传播[2]。
(二)治理噪声的传播途径
第一,合理规划城市土地的功能区域,将钢铁厂、重工业区以及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