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纺织进出口总公司五年战略规划(2001-2006)–培训稿–中国纺织进出口总公司北京, 2001年8月
项目概览与战略摘要 3
内外部环境分析 10
C. 集团愿景与战略目标 43
D. 集团战略规划 53
E. 战略业务战略规划 69
E1 成衣业务战略规划 70
E2 面料业务战略规划 157
F. 主要业务战略规划 196
F1 原料业务战略规划 197
F2 纱&布业务战略规划 233
多元化投资业务战略规划 271
附录:上市建议 343
内容 页码
A. 项目概览与战略摘要
本次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帮助中纺构建未来5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集团层面
中纺战略发展规划的整体架构
业务层面
愿景
集团战略目标
集团战略
业务组合战略
核心能力
业务单元战略
使命与目标
发展战略与业务计划
项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其结论是建立在与公司内外部广泛沟通与研讨的基础上的
工作内容
结果
内部财务数据分析及行业分析
公司内部访谈,共50 人,其中:
原料业务 15人
两纱两布 8人
花色布 7人
成品 15人
多元化 10人
了解业务组合现状
了解行业及海内外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了解组织管理及人力资源现状
了解客户与供应商对中纺的看法与评价
了解海外市场/渠道的变化趋势
分析海外市场扩张的关键环节及能力要求
讨论战略定位的可行性
发现可能的发展阻力与障碍
细化具体战略步骤
国内客户、供应商访谈48人,其中:
原料业务 14 人
两纱两布 7 人
花色布 2 人
成品 15 人
多元化 10 人
海外客户、供应商访谈 48 次
项目组讨论会 1 次
各业务单元讨论会 5 次
管理层汇报 2次
愿景、目标、集团战略与业务单元战略
内部访谈及
案头分析
战略研讨
外部访谈
战略规划摘要(1) 集团层面
未来5年中纺将在纺织服装相关产业以及多元化领域内展开运作,2006年其业务规模要求达到100亿人民币
中纺将追求整体价值的提升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此,中纺将以高附加值产品为发展重点,并以客户为导向提供全面增值服务
中纺应该通过战略重组来形成包含主业业务、战略业务和新兴业务在内健康的业务组合
未来5年中纺的主要成长将来自战略业务,其成衣业务在2006年规模将达40亿元,而面料业务将达10亿元
中纺的主要业务包括原料业务和纱&布业务,其中原料业务维持规模,但业务比重下降至35%,纱&布业务规模和业务比重同时下降,主要业务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利润率
多元化业务主要起到发掘和培育新兴业务的战略作用,2006年其业务比重应该达到10%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中纺应该在现有进出口交易的能力基础上培育/发展出贸易相关的核心能力(如信息管理等)以及发展相关能力(如投资管理等)
战略规划摘要(2) 业务单元层面
战略业务
成衣业务应迅速成长为整个中纺的支柱产业,2006年应达到40亿人民币的业务规模,同时实现效益与规模同时增长的目标
中纺成长应通过转型为提供全面服务的服装生产商来实现其发展目标
中纺成衣在客户方面的发展重点是通过与中高端客户以及中小型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全面提高经营效益
中纺需要通过营销和生产的全球化实现两个阶段的战略扩张
成衣业务
面料业务作为战略业务重点发展,2006年其业务规模应达到6亿人民币
面料业务在未来5年的扩张将通过市场/客户、产品/业务和贸易范围三个方面进行
未来5年中纺的面料业务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市场渗透(美国、欧盟和日本)
第二阶段:周边市场渗透(墨西哥、土耳其等)
第三阶段:产品延伸
第四阶段:国内贸易扩张
面料业务
战略规划摘要(3) 业务单元层面
主要业务
原料业务总体以稳步发展为重点,2006年对原料业务的要求是规模略有增长,但在中纺内的业务比重则下降
棉花业务应巩固进出口、发展内贸,通过对轧花厂的控制提高对供货品质和货源可靠性的控制能力,并在未来发展期货业务来规避风险
羊毛业务定位在具有国际采购能力的国内重要供应商,并通过海内外企业的对接来提高竞争地位
化纤业务应重点强化对国内客户和分销渠道的控制能力,力争维持规模
大豆业务的战略重点则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维持一定的规模,并可适时向其他农作物延伸
原料业务
纱&布业务在未来5年主要发展重点是在保持赢利的前提下维持一定的业务规模
为此,中纺可以采取保守和激进两种策略:
保守策略主要针对业务进行清理,剔除出现亏损或坏帐的业务,保留赢利业务
而激进策略则首先要把业务根据赢利情况进行分类,根据目前业务形式来看,可以分为配额地区业务(高毛利)和非配地区业务(低毛利)
配额地区业务建议充实海外利润中心,最终实现与海外企业的一体化经营
非配地区业务建议与中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