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4
文档名称:

29.诗词五首1.ppt

格式:ppt   大小:7,303KB   页数:7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9.诗词五首1.ppt

上传人:ranfand 2018/3/28 文件大小:7.1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9.诗词五首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第29课诗词五首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叛军的残余在河北投降,至此安史之乱彻底结束了。当时,杜甫听到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后,马上写下了这首名作。过着漂泊生活的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高兴得要发狂,于是饱含着***抒写了自己急于回家的喜悦。诗人真切地描写了自己的神情、动作和心理,全诗酣畅淋漓,奔涌直泻,转折自然,充满真情。
背景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
作者简介
课文朗读
此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写闻收复之喜,后四句写急欲还乡之情。
首联直接叙写喜讯。收复蓟北,破碎的山河重新统一。诗人通过写泪如泉涌、洒满衣裳,把惊喜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结构梳理
颈联诗人把内心狂喜之情,作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尾联是想象中的具体还乡路线,这一句准确地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颔联,诗人通过妻子和孩子的反映把那种惊喜之情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对于一位读书破万卷的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反常的举动,这种反常的描写,恰当地把诗人大喜欲狂的心态逼真地表现出来。
首联中的“涕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里既有对胜利的喜悦,也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课文解读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意象极为明快、可爱。
语言品读
分析尾联的妙处。
尾联想象还乡路线。诗人扇动想象的翅膀,预想着迅捷如飞地回到自己的故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一“即”一“便”,写出了诗人的迫不及待;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穿”“下”二字,贴切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险峡中穿行疾驰与出峡后顺流而下的畅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