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犯罪开题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61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犯罪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8/3/29 文件大小: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犯罪开题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犯罪开题报告

篇一:职务犯罪及其控制策略的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名称论职务犯罪及其控制策略学生姓名邢凯明学号 20094171012 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年级 2009级法学
指导教师向明职称教授
填写时间 2012年11月11日
篇二:论受贿罪的犯罪构成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1
2
3
篇三:开题报告
南昌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并探索其解决方法
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系社会学系专业: 社会工作
班级: 社会工作121班
学号:7102212029
姓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月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当前,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当前李天一事件所引发出的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犯罪问题,其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及潜在危险已日益为全社会认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不良的社会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的根源。预防、减少和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成为社会各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首先要对当前的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产生的危害进行了解,然后从青少年自身、学校、社会等多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据此提出相对应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该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根据青少年活动领域的变化,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从根本上减少青少年犯罪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实践意义在于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的实效性、连贯性和持久性;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意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含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青少年犯罪有很长的历史,如果从龙勃罗梭创立资本主义犯罪学理论算起,也己经有一百多年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流派和众多的理论观点,在国外影响比较大的有犯罪生物学、犯罪心理学和犯罪社会学三大流派的一些主要观点加以简单介绍。一、犯罪生物举理论,犯罪生物学理论产生于十九世绍七十年代,当时资本主义正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变,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技术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犯罪逐年增多,尤其是青少年犯罪增长更快,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现实生活中的犯罪问题作出解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犯罪生物学理论应运而生。犯罪生物学派是意大利的龙勃罗梭及其追随者创立的,早期犯罪学物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诺,他们在研究犯罪过程中,都坚持用生物学观点解释犯罪,认为遣传是造成犯罪的主要根源。二、犯罪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状态同犯罪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关于犯罪心理学的早期研究,一般都从精神病理学入手,认为犯罪者缺乏道德感情,刑罚对他不起作用,重要的是要予以教育或隔离。后来的犯罪心理
学侧重研究一般人的精神状态与犯罪的关系。三、犯罪社会学,西方犯罪社会学围绕犯罪原因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其中主要有:1、社会原因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犯罪学家、。他们强调不能否认犯罪的个人原因,更应重视其社会原因。,认为犯罪是正常的、必然的现象,不是社会的病理现象,原因是社会自身失去了控制力。当社会的尊严、权威、神圣逐渐削弱或丧失时,社会的连带性、结合性也随之崩溃,这种社会状况就是产生犯罪的母体。2、三元犯罪原因说代表人物是费里。他从个人原因、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分析犯罪,着重研究经济状况、工农业生产、社会教育、舆论****惯等社会原因对犯罪的影响,主张进行社会改良。3、二元犯罪原因说,代表人物是李斯特。他批判了龙勃罗梭的天生犯罪说,也不完全同意费里的三元犯罪原因说,主张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分析犯罪。他不否认遗传素质对犯罪的影响,但更强调造成犯罪的经济和社会的原因。4、失范理论,“失范”的概念最早是迪尔凯姆提出来的。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发展了这一概念,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犯罪行为的原因。认为社会一方面大力强调成功,一方面却没有提供获得成功的正当手段,或是本身限制了一部分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人们不得不采取最有效的、尽管是非法的手段,造成犯罪。5、随异交往说,。他认为人的犯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