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3/29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曹春泉孙隆儒娄红祥季梅
【摘要】目的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I (III ),丹参新酮(Ⅳ),柳杉酚(Ⅴ),丹参醇 A (Ⅵ).freeliltiorrhiza Bunge f. alba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白花变型,主产于山东,根入药。丹参有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能,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症。白花丹参除具有丹参的作用和用途外,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独特疗效,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实验从白花丹参根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 、丹参酮I (tanshinone I )、丹参新酮(miltirone)、柳杉酚(sugiol)、丹参醇 A (danshenol A)、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苷(daucosterine)。其中柳杉酚、丹参醇 A、β-谷甾醇、胡萝卜苷为首次从白花丹参中得到。
1 材料与仪器

所用核磁共振光谱仪为Bruker DRX-600型,熔点测定仪为X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薄层色谱用硅胶GF254和柱色谱用硅较(200~300目)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试剂规格均为分析纯。所用药材由山东大学药学院赵华英教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提取与分离白花丹参根部粗粉10 kg,用95%乙醇超声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后得浸膏,加水适量捏溶,用醋酸乙酯萃取,得萃取物87 g。萃取物经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Ⅰ~Ⅷ。
结构鉴定
化合物Ⅰ红色针状结晶(石油醚-氯仿), mp204~206℃; 1H-NMR (600 MHz, CDCl3): δH (2H, t, J = Hz, H-1), (2H, m, H-2), (2H, m, H-3), (1H,.freelp179~181℃; 1H-NMR (600 MHz, CDCl3): δH (2H, t, J = Hz, H-1), (2H, m, H-2), (2H, m, H-3), (1H, d, J = Hz, H-6), (1H, d, J = Hz, H-7), (1H, m, H-15), (1H, t, J = Hz, H-16a), (1H, dd, J = , Hz, H-16b), (3H, d, J = Hz, Me-17), (6H, d, J = Hz, Me-18 and Me-19); 13C-NMR (150 MHz, CDCl3): δC (C-1), (C-2), (C-3), (C-4), (C-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