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6年抗灾防病工作预案
近年来,全球灾害性天气明显增多,洪涝旱灾发生机率比较高,为了预防旱涝灾害之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做好抗灾防病工作,特制定《市2016年抗灾防病工作预案》,以便各地在开展抗灾防病工作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我市位于江淮之间,地处里下河腹部,水网纵横,有“锅底洼”之称。易受西风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阶段性降水集中期,形成局部洪涝灾害的可能性较大,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暴雨、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可能出现,加之我市防洪战线长,险工患段多,容易受到雨涝和干旱的威胁。广大农村地区管粪、管水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水源污染较严重。伤寒、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一直是我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而肠道传染病的流行与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雨涝、干旱、高温等是非常重要的流行因素,经过多年努力,我市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势头初步得到遏止,但引起肠道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因素依然存在,原有的肠道传染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等新的肠道传染病又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新的威胁,防病工作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流行。但是,只要我们切实做好预案,强化防病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防治措施,就完全可以控制疫情的发生与蔓延。1991年抗洪救灾,1994、1997年的抗旱防病,2000年抗击特大龙卷风的袭击以及2003、2006年的抗洪救灾,实现大灾之年无大疫,就是抗灾防病成功经验的有力说明。
根据省和市抗灾防病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今年我市传染病防治以霍乱、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肝炎、伤寒等肠道传染病为重点,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综合防治手段,减少发病,控制流行。力争霍乱不发生中高强度的流行,努力降低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控制感染性腹泻并发肾衰病例的发生。力争不发生暴发和大的流行;全年伤寒、肝炎等传染病的发病控制在稳定的水平,力争不发生暴发疫情。
对策
根据前几年抗灾防病工作经验和目前疫情特点,今年夏秋季节要以防治霍乱、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肝炎、伤寒、痢疾和食源性传播的疾病为主体,以强化健康教育、饮用水消毒和食品安全管理为主导,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降低蚊、蝇、鼠的密度,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开展疫点、疫区处理,切实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
措施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与新闻媒介密切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防治知识。按照“高密度、大容量、广覆盖、多反复”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要重点突出宣传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到无证饮食摊点就餐,自觉坚持饮用水消毒,增强人民群众卫生意识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搞好饮用水消毒
⑴一是加强对各级自来水厂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切实做好水源的保护工作,督促及时清理取水口附近淤泥和水面漂浮物;二是加强净水设备和输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三是根据水源水质,及时调整净水剂和消毒剂的投入量,延长水质消毒接触时间,保证出厂水余氯不低于/L;四是督促自来水厂做好自身的水质检测工作,确保出厂水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灾情较重地区及水源性肠道传染病高发地区的乡镇防保所要加强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