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油气回收技术.ppt

格式:ppt   大小:909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油气回收技术.ppt

上传人:lanyou1106 2018/3/30 文件大小:9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油气回收技术.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油气回收技术介绍
一、油气回收问题的提出
1、油气挥发损失及其危害
2、油气挥发损失分析
3、做好油气回收工作意义重大
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
三、国内外油气回收技术及其评价
四、中国石油的油气回收工作现状
五、关于油气回收系统建设的建议
内容提要
1、油气挥发损失及其危害
成品油由于含有大量的轻烃组分,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同时由于受到工艺、技术及设备的限制,在原油装卸、组分油输转、成品油的储存、转运、灌装以及汽车加油等环节,为了维持储油容器的压力平衡而不得不排放大量的油气。
引起油品蒸发的内因是油料的馏分组成,馏分组成愈轻,沸点愈低,蒸气压愈大,蒸发愈严重,蒸发损失愈大,对油料质量影响愈严重。因此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溶剂汽油、航空汽油、车用汽油和轻质原油,容易造成蒸发损失,煤油、柴油的蒸发损失稍小,润滑油的蒸发损失可忽略不计。油品蒸发损失主要有两种途径,即:油罐的呼吸损失和轻质油品在装车过程中的损耗。
油罐的呼吸损失
油品储存在容器中,液体因分子本身的热运动和空气流动,从中逸出蒸气分子,逐渐扩散到液面空间,形成油蒸气层,聚积在容器内,直到一种饱和平衡状态。饱和油蒸气在两种情况下会逸出容器,散发到空气中。
轻质油品在装车过程中的损耗
现在大多数火车装车已经用液下式工艺替代了喷溅式装车工艺,但由于没有采用密闭装车,装车过程中的油品蒸发损耗也是巨大的。根据荆门炼油厂和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浸没式大鹤管装车技术鉴定报告,汽油的装车年均损耗量为每车20kg左右,%~%, kg/m3~; 装车时的烃蒸气排放速率为120 kg/h ~150kg/h。
(1) 油气挥发损失的原因
一是汽油蒸发气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油气烟雾导致了中国较差的空气质量;
二是威胁人类健康。被油蒸气污染的空气成为人类特别是操作工人的健康隐患,引发疾病;
三是增加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性。汽油挥发物极易造成爆炸;
四是降低油品质量技术指标;
五是增大了油量损耗和经济损失。
(2) 油气挥发损失及其危害
油品从生产、储运、销售到使用全过程密闭都应密闭!
2、油气挥发损失分析
总体上,《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害标准》(GB 11085-1989)规定,汽油通过铁路罐车、汽车罐车和油轮装车(船)‰、‰‰。这意味着1 m3汽油通过铁路罐车、汽车罐车和油轮装车时,、。根据大庆石化分公司的统计,如果没有油气回收系统,‰左右。据文献介绍,‰。实际上汽油从炼油厂生产出来到最终的用户手中,一般要经过4次装卸,油品损失约占装车总量的6‰左右。
国内油气蒸发损耗现状
(1)加油站
加油枪安装与不安装集气系统,油气排放量的比较
采样地点
总烃含量(g/m3)
油气挥发率
(‰)
装满一车油(按80升计)油气损耗量(升)
油气损失量(kg/t)
油箱口(加油枪安装集气系统)
~

×10-3~
×10-2
×10-4~
×10-3
×10-3~
×10-2
油箱口(加油枪不安装集气系统)
~

~
×10-2~
×10-2
~
从上表可以看出,~‰,而加油枪安装集气系统后可大大减少了加油站油气的挥发与排放。
油罐车卸油与不卸油时,加油站储油罐呼吸阀油气排放量比较
采样地点
总烃含量(g/m3)
油气挥发率
(‰)
卸一车油(按10吨计)油气损耗量(kg)
油气损失量(kg/t)
呼吸阀(不卸油)

-
-
-
呼吸阀(卸油)




从上表可以看出,‰,约为不卸油油气排放量的1000倍。
安装二次油气回收系统,卸油与不卸油时呼吸阀油气排放量比较
采样地点
总烃含量(g/m3)
油气挥发率
(‰)
卸一车油(按10吨计)油气损耗量(kg)
油气损失量(kg/t)
呼吸阀(不卸油)
~
-
-
-
呼吸阀(卸油)
~
~
~
~
加油站虽然安装了二次油气回收系统,但由于油罐车没有安装一次油气回收系统,在卸油时仍将呼吸阀顶开,大部分油气从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