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怀古咏史诗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怀古咏史诗学案.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30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怀古咏史诗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怀古咏史诗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目标】
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特点(常见内容、常用手法及意象)。
2、读懂诗歌,规范答题。
【课堂六环节】
一、“导”——教师导入新课。(2—3分钟)
二、“思”——学生自主学****学生结合课本自主学****完成以下有关内容(时间不少于13分钟)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1)本诗颌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分)
(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2、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汴河曲[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⑴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⑵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

三、“议”——学生起立讨论。小组集体商议以上学****的内容,每位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学****思考
结果核对、复述、更正、补充以上的学****内容,还可讨论与以上学****内容相关的拓
展性知识。( 9分钟)
四、“展”——学生***展示。小组代表或教师随机指定学生展示。(8分钟)
五、“评”——教师点评,教师总结规律,点评共性问题,或拓展延伸。(9分钟)
六、“检”——课堂检测。(3分钟)
湖州歌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北北北望燕云诗人有无限感慨,此次北去,吉凶学案 北望燕云诗人有无限感慨,此次北去,吉凶未卜,江水悠悠东去,象征南宋国运已一去不复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一、概念
咏史诗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
两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二、主要内容:
1、对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2、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3、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咏古实为伤今,讽喻社会现实。
三、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四、常用表现手法:
1、对比。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这是李白在南游吴越所写,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在咏叹中又有对当朝统治者唐玄宗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