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苗族历史、民俗介绍培训资料.ppt

格式:ppt   大小:4,456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苗族历史、民俗介绍培训资料.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3/30 文件大小:4.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苗族历史、民俗介绍培训资料.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苗族 民俗 文化 介绍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
距离州府凯里35千米,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苗族盛装少女

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名第五。其中近一半苗族分布在贵州。贵州苗族又主要集中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族源: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5000年前活跃于黄河下游的蚩尤九黎部落。逐鹿大战后,蚩尤兵败被杀,部族南迁。后来苗族先民经历无数次规模不等的迁徙。苗族和犹太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苦难的两个民族。
文字:苗族曾在“三苗”时期、明清和民国时期就有过文字,但是,由于历代王朝对苗族的杀戳和禁止使用苗文字,加上长期迁徙,苗文字就消失了。《苗族古歌》就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避免民族文化、迁徙转移等秘密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是组织创制了4种方言的拉丁拼音文字作为苗文,不过使用率很低。 例:Thov caw los tsev zaum:请到家里坐 Ua tsaug:谢谢
语言:苗族使用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住地分散,故形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
宗教:苗族的主要信仰形式是多神崇拜
:巨石、岩洞、大树、山林等。
:东部地区许多苗族与瑶族共同崇拜盘瓠(一种神犬)。把盘瓠视为自己的始祖。中部地区一些苗族认为他们的始祖姜央起源于枫木树心,因而把枫树视为图腾。另有一些地区的苗族以水牛、竹子等为自己的图腾崇拜对象。
:普遍地,祖先崇拜在苗族社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去,其灵魂却永远与子孙同在。
、巫术:鬼神有风神、雨神、西方鬼、老虎鬼等
苗族人的巫术活动有过阴、占卜、蛊术等。巫术活动由巫师主持。
。极少数信仰佛教和道教。
祭鼓节,又称鼓社节、吃牯脏,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祀先人。
三. 民族****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
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
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由于居住分散、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同一节日在不同地区的日期、活动有差别。
苗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苗年、春节、龙船节、芦笙节、吃新节、四月八、花山节、姊妹节、踩鼓节等。
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