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老翁镇中心小学校黄世彬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教育经典丛书——《给教师的建议》。在长宁教育局的倡议下,我利用休息时间细读了此书,并与我的教学经历作了对比,总的感觉是书中的建议反映了前苏联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规律,具有时代性、先进性。
收获一: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生是活的人,不同的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在我初入讲堂的那时,高度重视教学计划,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并不关注学生的差异,结果是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备课时我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确定我教学的目标,调整我的教学内容,做到学生第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绝不进入第二个知识点的教学。嘿,你还别说,还真有效果!看了《建议》一书,我更有信心了,此书成了我经验总结的旁证。
收获二:教师的时间从阅读中来。教师每天都在备课、上课、改作业、写反思,实在是时间不够。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建议》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时间从阅读中来。那位历史老师说得非常经典:“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阅读也是提升自己素养的渠道之一。关于阅读,虽说阅读面宽泛些,知识面就宽泛些,但我自己觉得还是应有重点、有选择地读更好,不是说一切为了学生吗?一个数学教师既要读一点文学的书,也要读一点科学的书,但更要读一点数学的书。
收获三:在情境中思考。《建议》中说:“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我26年的教学经历也印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