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当代美学的新道路评《哲学美学导论》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当代美学的新道路评《哲学美学导论》论文.doc

上传人:pppccc8 2018/3/31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当代美学的新道路评《哲学美学导论》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当代美学的新道路评《哲学美学导论》论文
内容摘要:彭富春先生的《哲学美学导论》是“新的”,这表现在:首先新在表达,其表述不仅新颖,而且完美地体现了主题的凸出和论述的简明;其次新在思想,美被理解为欲、技、道的游戏、而艺术则作为欲、技、道游戏的发生;最后还新在方法,此方法为“无原则的批判”。在此彭富春的美学与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区分开来,从而走上了美学的新道路。
关键词:《哲学美学导论》;无原则的批判;美学的第三条道路
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思想的人而言,“什么思想是我的”这样的问题一定会被问及。而“我的”意味着不是别人的(即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毕业,因而当然也不是听来的、抄来的。因此“我的”必然是新的,“新的”不仅意味着不是旧的(即不是过去的),而且也不是现在流行的(不是人云亦云)。
彭富春先生的新著《哲学美学导论》就是“新的”。此“新”相对于“旧”而言,而这里的“旧”所指涉的是以前和现在通行的那些东西。如众所周知,国内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主要围绕美和美感的本质及其关系问题展开了广泛和深人的研究,但其争议的核心始终是美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而80年代持续了美学的讨论,问题集中于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尤其是关于“美的规律”的阐释,这次讨论使“实践派美学”成为显学。接着的90年代以来,新生代的学者不满实践美学的局限性,提出建立“后实践美学”,如存在美学、生存与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和修辞论美学等等。它们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多元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实践美学的问题在于其囿于物质生产领域而忽略了个人生活世界来解释美学现象,而后实践美学的不足主要在于只是援引了西方的思想,没有对其进行批判从而缺少自己思想的根基。
因此,..毕业当代美学需要对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进行有意义地批判,从而走向美学的新道路,此道路一方面将吸收“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成果,另一方面将克服其时代局限性,并以此走出美学的困境。这正是《哲学美学导论》全书的基本旨趣:“力图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引下,结合中西美学的思想,建立中国当代美学的新概念和新思维,对于美学基本问题进行语言、思想和现实分析。因此其基本思路和方法可称为批判的方法。它将在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的基础上,强化思想批判和语言批判。第三条道路并不如同某些时髦的主张一样,认为
‘美、美感和艺术’是过时的概念,相反认为要重新思考它们所具有的哲学美学的意义,让这些语词在我们当代生发出新的意义。”1
但具体就《哲学美学导论》的写作和思想来说,它的“新”又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呢?
一眼看来,此书新在表达。《哲学美学导论》的表述不仅新颖,而且完美地体现了主题的凸出和结构的简明,语言的干净利落。此书主题为哲学美学,那么什么是哲学美学?很显然,哲学美学不同于国内通行的“文艺美学”、“美学原理”以及“艺术哲学”等,它探讨的是美学的最根本性的问题,由此它必然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美学,包括美学释义、西方美学、中国美学和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第二章:美,包括“美”多重语义、美作为欲、技、道的游戏、美作为人的自由境界以及美的不同领域。第三章:美感,包括美感的意义、一般感觉与审美感觉、审美经验分析和审美经验的典型形态。第四章:艺术,包括艺术的一般本性、艺术作为技、欲、道游戏的发生、艺术现象的结构以及艺术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