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古诗词阅读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69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词阅读教案.doc

上传人:endfrs 2018/3/31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词阅读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复****br/>一、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有两大考试内容
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2 会品析诗词的语言。
二、古诗词的复****技巧指南:
1 关注题目,读懂题眼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题眼为“登”,由此可推知本诗当是写登高怀远、怀古伤今之情。
2 把握关键,了解诗意
如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握这些关键句(联),也就是把握了诗歌最关键的内容。
3 体味炼字,理解情意
古诗词最讲究炼字,最擅长写景中之情和情中之景。如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前两句描摹了夜静更深、斜月映照、天宇寥廓、寒气袭人的月夜之景。后两句中的“偏”字透露出作者在料峭寒夜中敏感地捕捉到微弱的春之气息的惊喜;“暖”字一现即冲淡了逼人的寒意,天地间顿时掠过一丝温暖;“新”字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初听春之声那种新鲜、欢愉之感。
4 熟知意象,丰富联想
“意象”即寄情藏意的物象。如冰雪喻忠贞高洁,杨柳寓意离愁别绪,流水喻绵绵愁思,琴瑟寓切切情意,月亮喻乡思怀人,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子规(杜鹃)寓哀怨悲凄之情……积累和熟知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意象,并联系意象的特定含义加以诠释,诗词的主旨即能呈现。
5 运用技巧,学会鉴赏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学****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6 积累典故,随诗释义
如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不了解“遣冯唐”、“射天狼”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就无法理解作者渴望自己被朝廷重用,为国杀敌,希望能够建功立业的决心。因此,积累典故,对正确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
三、应试对策
1、主题归纳
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内容/ 情感
题目
作者
朝代
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
李商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水调歌头》
苏轼

《武陵春》
李清照

《望江南》
温庭筠

《蒹葭》
《诗经》
春秋
《无题》
李商隐

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赤壁》
杜牧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石壕吏》
杜甫

《春望》
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
白居易

《泊秦淮》
杜牧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东晋
《饮酒(其五)》
《游山西村》
陆游

《西江月》
辛弃疾

表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
《过零丁洋》
文天祥

《已亥杂诗》
龚自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渔家傲》
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雁门太守行》
李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即景抒情/ 言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望岳》
杜甫

《使至塞上》
王维

《观沧海》
曹操
三国
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行路难》
李白

《相见欢》
李煜

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
《浣溪沙》
晏殊

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
《木兰诗》
《乐府民歌》
南北朝
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关雎》
《诗经》
春秋
2、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