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4/1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自动化系统运行指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主站系统运行指标
1 概述
主站系统必须满足下列各类性能指标:
系统可用性
系统可靠性
信息处理指标
系统实时性
系统资源
2 系统可用性
2·1 系统冗余指标
SCADA/EMS的关键节点采用冗余配置,以保证系统内任一节点故障不至引起主要功能的丧失及导致系统响应灵敏度低于系统性能要求。冗余配置的各节点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任何时刻保证冗余配置的节点之间可相互切换
保持热备用节点之间数据的一致性,使备用节点可随时接替值班节点投入运行。
备用节点采用最近的实时数据断面接替主节点运行。
冗余配置节点的切换方式为手动和自动。
冗余热备用节点之间实现无扰动切换,热备用节点接替值班节点的切换时间小于5s。
冷备用设备接替值班设备的切换时间小于5min。
设备电源故障切换必须无间断,对设备无干扰。
2·2 可用性运行指标
SCADA/EMS系统在完成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应满足以下性能指标:
%
系统运行寿命大于10年
3 系统可靠性
系统中各类设备MTBF>17000小时。
系统应能长期稳定运行,在值班设备无硬件故障和非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主备设备不应发生自动切换。
由于偶发性故障而发生自动热启动的平均次数应小于1次/3600小时。
4 信息处理指标
主站对遥信量、遥测量和遥调量、遥控量处理的正确率为100%
站间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10ms
在相同参数和模型的条件下,潮流计算的结果与标准潮流程序(如:BPA,IEEE,电科院潮流程序等)结果一致。
5 系统实时性
系统应对事件提供快速响应,必须满足下列指标:
实时数据扫描周期2~10s(可调)
遥信变化传送时间不大于3s(对于问答式RTU)
从开关变化信息到达前置机到告警信息推出时间小于1s
遥调、遥控量从选中到命令送出系统不大于2s
画面实时数据更新周期为1~10s(可调)
90%的画面调出时间不大于1s,其余画面调出时间不大于3s。
模拟盘数据量刷新周期不大于3s
调度自动化系统时间与标准时间误差不大于1ms
系统频率采集周期为1s,外部频率采集设备必须满足这一要求。
6 系统资源
6·1 CPU负载指标
系统在最坏情况下,各计算机节点的CPU负载率必须满足以下指标:
各服务器在任意10s内,CPU平均负荷率小于35%
数据采集处理机在任意10s内,CPU平均负荷率小于35%
用户工作站在任意10s内,CPU平均负荷率小于35%
6·2 网络负载指标
在任何情况下,SCADA/EMS主局域网在任意5min内,平均负载率小于20%。
双网以分流方式运行时,每一网络的负载率应小于12%,以保证其中一网故障时,单网负载率不超过24%。
6·3 存储容量
无论是计算机自有的还是系统共享的存储设备,其存储容量除满足系统要求容量外,卖方提交系统时至少还必须留有200%的备份容量。当存储容量余额低于系统要求容量的80%时进行告警。
变电站监控系统运行指标
1系统可用性及可靠性指标
%;
各类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等于20000h(其中I/O单元模块大于等于50000h;
间隔测控单元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等于40000h;
系统应能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