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的历史与.doc

格式:doc   大小:2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的历史与.doc

上传人:daoqqzhuanyongyou2 2018/4/1 文件大小:2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的历史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首页→第十三章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一、分光光度法的历史与现状
分光光度法是在比色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大约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起初,人们只是利用金属水合离子溶液本身的颜色,用简单的目视法与标准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后来发展了有机显色剂,使分析的灵敏度、普遍性有了很大提高。为了使比色分析更为精确,化学家曾设计出奈斯勒比色管和实用的蒲夫利希目视比色仪。1873年德国化学家菲罗尔特根据Lamber-Beer定律,设计用分光镜取得单色光的目视分光光度计。不久,另一德国化学家又以有色玻璃滤光片代替分光镜,简化了目视比色法。进入20世纪后,由于光电比色计的问世,比色分析的最重要变化是以光电比色法替代目视比色法,这样就避免了眼睛观察所存在的主观误差。
20世纪30年代,分光光度计开始广泛使用。应用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分光光度法(又称吸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中,按所用的光的波谱区域不同又可分为可见分光光度法(400~780nm)紫外分光光度法(200~400nm)和红外分光光度法(3×103~3×104nm)。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20世纪40年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技术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多的仪器分析方法。据英国分析文摘统计,40年代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方面所发表的文献量占分析化学文献总量的1/4。相对其它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可测定的化学组分较多,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仪器价格低廉。在分析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科学工作者对该方法的研究进展如下:(1)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的研究。如:超高灵敏度光度体系的研制、超灵敏显色体系的建立等研究成果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对分光光度法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新的有机显色剂的合成和筛选。目前新有机试剂的合成、开发、利用十分活跃,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试剂不断涌现。人们对高分子显色剂的合成及其增敏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多元显色体系。这类方法中,增效试剂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得最多。但多数情况下是在二元体系中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4)动力学光度法。近年来,该方法的研究文献快速增长。金属离子催化氧化染料褪色仍然为主要研究内容。(5)导数分光光度法。导数分光光度法具有提高狭窄谱带吸收强度的特点,可克服通常的显色反应对某些组分难以进行测定的困难。不少研究工作者将其与别的测定方法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其作用。(6)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该领域可供研究的课题很多。利用常规显色反应双波长测定,能明显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利用双波长对性质相近的元素进行测定,效果十分令人满意。双波长结合多波长线性回归法测多种共存组分,体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双波长标准加入法应用研究也有新的突破。(7)萃取分光光度法。经典的萃取分光光度法仍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此外诸如茜素配合剂-La(Ⅲ)二甲苯***法测***、邻苯二甲***法测硒等颇具新颖的萃取分光光度法的出现,丰富和充实了萃取光度法的内容。(8)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该法因在分析领域的广泛应用而获得迅速发展。它与其它多种分析技术相结合使过去许多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的化学反应中间体或不稳定产物的测定成为现实,拓宽了光度分析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