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消防法律法规常识说明讲解研究报告.ppt

格式:ppt   大小:3,440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消防法律法规常识说明讲解研究报告.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4/2 文件大小:3.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消防法律法规常识说明讲解研究报告.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消防法律法规及消防安全常识
城西区公安消防大队
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消防法规体系由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消防技术标准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61号令),2002年5月1日施行;
其它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目前,公安部或公安部会同其他部委制定并现行有效的行政规章有12部;共发布消防标准规范332项,其中国家标准191项(包含工程建设标准33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141项。
我国消防法律法规体系
其它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行政法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技术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我国消防法事业发展的框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先后颁布的重要消防法律法规有:
198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002年的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004年的公安部73号令《消防监督检查规定》,
2006年国务院十五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2009年颁布的新《消防法》等重要消防法律法规。
这些消防法律法规,奠定了我国消防事业的基础,构建了我国消防事业发展的框架。
《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消防法》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科学、权威的消防法律,它的诞生一方面适应了处在转折时期的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消防事业在法制化的进程中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消防法》立法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消防法》把保护公民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体现了生命安全第一宝贵的原则。
《消防法》
1957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86次会议批准施行新中国第一部消防法律《消防监督条例》;
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
2006年4月,公安部起草《消防法(修订草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
2008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消防法(修订草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消防法(修订草案)》。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签署第六号主席令予以公布,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消防法》
新修订的消防法共分为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74条,对原1998年实施的消防法作了大幅度修改,主要在八个方面作了调整和完善:
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新消防工作原则;
建立健全了政府、部门、单位、公民为责任主体的社会化消防工作网络和责任体系;
重点对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制度、消防监督检查制度、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制度等消防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
进一步强化农村消防工作;
完善了社会消防基础服务方面的机制;
拓展和强化了消防部门的应急救援职能;
加大了对危害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了对消防执法工作的监督。
《消防法》
《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责任制
《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消防法》
《消防法》对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的规定
《消防法》第16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