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好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家风不老
“好家风伴我成长”主题征文:家风不老
我家有俩宝——公公和外公,他们是给予我们一家精神和智慧的领路人。公公今年九十好几了,身子骨却比一般70岁的老人还要健朗。每每见他微笑时,须发俱是十二月飞雪般没有瑕疵的雪白飘飞起来。他双颊清瘦,精神很好,远望过去竟有几分仙风道骨,瞳孔中超脱俗世的淡然偶尔会让我误以为自己是在旁侍奉的青衫童子。公公是知名学者画家,他的绘画老师可是大名鼎鼎的艾青。偶尔随意翻弄公公摆得一丝不苟却布满灰尘的奖状,就会生出一种自豪和敬仰。暑假里偶尔得闲去公公家,如遇公公绘画,我总喜欢瞪大了眼睛好奇地坐在一旁。眼见得从笔下流泻而出的是铁马冰河的征人梦,是鬓云香腮的无限柔情,也是江山画廊的醉美景致。他若偶得妙笔,便会仰天长吟、拍手大笑,诗词语句便脱口而出。我虽年幼,也跟着一起拍手附和,以为妙极,回家再向父母演示一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读书也会吟。”这是我另一位精神导师——我的外公写在赠予我的一本线袋古体的《唐诗三百首》上写的文字。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语文老师,一生桃李无数,却从不以此相夸。他去世已有几年了,但昔时所见他的高大宽阔的身影和刚劲有力的字迹却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一翁一稚子,一诗一砚台。树下风拂翁发,稚子痴痴笑看。”每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外公教我写诗、读诗。他教我读“洄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也教我读“恨君不似江楼月”。他会因为“胸中万卷致的君尧舜”而豪情顿生,也会因为“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而惋惜摇头。每个静谧安详的晚上,外公都会把一天中那些
微不足道的小事用极端正的蝇头小楷记录下来,抄在平日练字的纸上,而且从不涂改。我好奇外公为这些小事何必如此费心,他微笑不语,在纸上一字一句地写下:“将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活得精致浪漫,如此才不算辜负天赐予我们可贵的一生。”我便莫名生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思考和震惊。这种说不出的明悟就是少年最初的成长了。岁月以优雅的姿态翩跹而过,我渐渐长大,老人们却都老了。我的父母在公公和外公的教诲下都成为高校老师,将家风以师德的形式继续传承,用纸笔和声音教育他们的学生,也尽他们最大的力量去培养我。父母没有名誉、金钱和权势,但他们的儒雅、自信和睿智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