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镇党风廉政现状及对策论文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环境深刻复杂,人际关系纵横交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党风廉政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就以一个基层干部身份结合乡镇的实际情况谈一下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一、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
1、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乡镇的监督,是上级难以监督,本级不好监督,下级监督不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七站八所的单位负责人,人事任免权均在上级党委和部门,对权力难监督;对个人行为监督难,由于共同上班时间短,而且每个人的学历不同、思想状况、对党性修养能力的差异导致监督难;各单位、部门没有健全监督制度,一些单位领导干部贪赃枉法、为所欲为,导致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成果难以巩固和提高,而且还损坏了当地的党风、社会风气。
2、机构改革后,乡镇编制不够配套。如山区镇,人员定编一般在30—40人以下,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上级配备在10—12人之间,除领导外,其他政府内设机构,如民政、计生、武装、工会、妇联、共青团、人大、宣传、人事、教育、财经、综治等都要有人干,但乡镇的正式人员不够就得兼职或另聘人员,有的办公室人员要兼职2—4项,兼职过多,工作就难以开展,工作做是不好,上级就不满意,群众办事不乐意,造成群众对政府没有好形象。这样一来,兼职过多工作时出差错,不干工作就相安无事,导致一种社会分工不公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从而损失了党的利益,群众的信赖,社会的进步。
3、各部门之间不够协调。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而现在一些部门只顾自己的工作,互不通报,各求利益,如工商部门查出党员干部能参与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但工商部门只对其吊销营业执照和罚款,不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如镇会计代理中心负责村帐镇管,但中心只负责农村财务的审计,不管经费的发放,财政所管财政转移支付的发放而不管审计,这样一来,导致用管分离,各自为虎,难以对村帐进行管理。从而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打击不力,最终难以遏制。
4、竞争意识不强烈。机构改革后,一些乡镇干部有“铁饭碗”的思想,存在着能干的不能进,不能干的不能出,干的不如看的。乡镇基层单位,不怕没事干,无人竞争上岗,认为自己已经稳定,不用愁下岗,思想不思进取,工作敷衍塞责,效益低下,只要工龄达到某段职级工资就会升,服务意识差,工作水平低,老爷作风常常有,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5、乡镇基层纪检干部专业性不够强。从调查和实际来看,乡镇基层干部较少,大多乡镇纪委干部要兼职多项工作,对抓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着时间和精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大多乡镇纪检干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和业务培训,对其工作业务一知半解,这样一来,对查办案件就有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由于经验不足,许多大的案件和群众举报的信访案件线索一查就是否,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群众对上访举报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整治失去了信心。
二、加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的建议、对策
上述这些现实存在,只是单个方面的几种表现,乡镇党风廉政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建设,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使其工作开展更具有科学预见性和现实针对性。针对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了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