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典诗词鉴赏之三
古典诗词
——表达技巧赏析
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题方式:
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
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05年浙江卷)
此题即间接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用了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又“低面”,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揭示手法
句意
主旨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刘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想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文意
表达效果
必要的知识储备:
一、把握常用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某种)思想感情或起到了(某种)作用;
答题要点:1、揭示手法;2、结合诗歌分析,诗中是如何体现手法的;3、表达效果:结合主旨、情感(这种手法起到了某种作用)。
1、从抒情角度看: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2、描写的角度:(1)景物描写: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哀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远近高低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2)形象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渲染、侧面烘托等。
二、熟悉常见的表达方式: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三、牢记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借代、排比、设问;
四、理解常说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
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比、想像、联想、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章显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以乐景写哀、白描与工笔细描(绘形、绘声、绘色)、反客为主等等。
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拟人、象征: 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形象。
@借代:引人联想,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设问:引发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反问:加强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