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28例原发性胸腺癌外科治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8例原发性胸腺癌外科治疗体会.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4/10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8例原发性胸腺癌外科治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8例原发性胸腺癌外科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原发性胸腺癌患者进行分析,提高对胸腺癌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5年入住我院经手术治疗的28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部X线、CT和经皮纵隔肿瘤穿刺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结论胸腺癌远比胸腺瘤的恶性程度高,常发生胸外转移,预后差,应早期诊断,彻底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以提高胸腺癌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胸腺癌;临床诊断;外科治疗
原发性胸腺癌发病率低,%~%[1],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纵隔恶性肿瘤,大多数术前较难作出准确诊断,一般需术后病理证实。我院1994—2005年共收治胸腺癌患者2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31~69岁,平均51岁。临床18例诉胸背疼痛、胸闷、乏力和消瘦。9例患者有气急、咳嗽、心悸。1例吞咽不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28例患者均无合并重症肌无力,术前胸部X线片均表现为前上中纵隔肿物阴影,多数肿瘤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术前均作胸部CT检查,见肿块多不规则,肿块边缘与肺面交界有毛刺样改变,肿瘤CT值25~45Hu。7例患者伴有瘤内低密度灶阴影, 3例患者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其中1例见上腔静脉周围脂肪间隙消失,显示上腔静脉受侵犯,同时临床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表现。
方法 13例于术前行经皮纵隔肿瘤穿刺,涂片细胞学结果提示为胸腺恶性肿瘤,准确率为46%。28例均拟诊胸腺癌作手术探查。术中发现肿瘤多为单发,有明显外侵表现,包膜不完整,瘤体8~,。其中60%侵犯心包和纵隔胸膜,2例侵犯大血管,包括无名静脉、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行部分切除。1例肿瘤包膜完整,行完整切除。
2 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鳞状上皮细胞胸腺癌15例,淋巴上皮样胸腺癌9例,小细胞未分化型胸腺癌4例。28例术后均进行辅助治疗,其中单纯放疗13例,单纯化疗8例,放疗合并化疗7例。手术后随访27例,1例失访。至今存活2例, 仍在随访中(存活的2例患者为200207~200304的手术后患者)。因术后发生转移,6~28个月后死亡25例,术后平均生存时间19个月。
3 讨论

原发性胸腺癌是一种于胸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不同于恶性胸腺瘤、胸腺淋巴瘤、胸腺精原细胞瘤以及胸腺恶性转移癌。胸腺癌与恶性胸腺瘤不同, 胸腺癌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少见,而发生胸内转移和远处转移多见,并且胸腺癌较少合并胸外综合征[23]。本研究中术后发生胸内转移25例,1例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与其他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胸腺癌患者大多数有临床症状,仅较少一部分为体检意外发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痛,其次有咳嗽、上腔静脉梗阻等表现,全身表现有低热、疲乏无力、盗汗和厌食等。本文中胸痛、胸闷18例,咳嗽、咳痰9例,1例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影像学上,胸腺癌常表现为前上纵隔肿块影,其特点是肿块较大,明显突向一侧或双侧胸膜腔,肿块密度均匀、无钙化,与周围脏器结构分界不甚清楚,提示肿瘤已侵犯邻近器官。


28例患者中胸腺癌肿块较大,且无完整包膜,血运丰富,外侵表现明显,完整切除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