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1
文档名称:

公共伦理学电子教案.ppt

格式:ppt   大小:250KB   页数:1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伦理学电子教案.ppt

上传人:neryka98 2018/4/10 文件大小:2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伦理学电子教案.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共伦理学教案
一、课程地位:专业课程。
二、课程性质:理论性、实践性。
三、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
四、课程教材:《公共伦理学》,高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五、学****方法:讲授、案例讨论。
六、考试:笔试(闭)
七、主要参考资料:
1、《行政伦理概述》,王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管理与伦理》,周祖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3、《管理伦理学》,严缘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
4、《新伦理学》,王海明,商务印刷馆,2001年。
八、联系方式:83750200(H)、 **********、shihuoxue@
4/10/2018
1
第一章公共伦理与管理伦理
第一节管理与伦理
一、管理的含义与性质
1、管理的含义
是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客体实施控制活动的过程
理解(从不同角度对管理的审视):
(1)结构要素论:管理理论创始人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
14原则:秩序、平等、人员稳定、主动性、团结精神等
(2)协调论:管理是协调资金、物质和人员、人际关系等所有资源的活动,目的在于实现既定的目标;
关注管理中“人”的要素,注意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对管理的意义。
帕雷托:专门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
梅奥:霍桑实验,工人是社会人,非经济人
4/10/2018
2
(3)决策论: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管理就是决策,突出了高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作用和意义。
决策涉及利益的协调(伦理问题)
(4)组织管理理论:特定的管理主体在变化的环境中运用拥有的资源来达到设定目标的过程。
巴纳德(组织管理理论代表):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组织行为及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把握,权力与服从的关系只有建立在愿意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个人的意愿、动机、贡献是否一致关系到组织目标和效率的实现程度(伦理问题) 。
关注管理中“人性”的要素,注意到人性对管理的意义。
4/10/2018
3
2、管理的性质
(1)产生与社会劳动中,是社会分工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职能;
(2)是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伦理属性角度方面);
(3)管理的具体性质是由一定生产关系决定的;
(4)管理活动根源于生产方式运行的需要
(5)管理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基本保障
(6)从管理主体运用的管理手段:法律手段(法治)、道德手段(德治)、经济手段(经济管理)、行政手段(行政管理)
以德治国(政治道德管理活动)?
经济伦理管理活动(主体企业)?
公共伦理管理活动(主体公共管理主体)?
4/10/2018
4
二、管理的伦理意蕴
1、管理的人性假设
对人的管理必然涉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社会进入自由王国等基本的伦理问题。
(1)孔子、孟子:性善论。
孔子:“性相近也****相远也”,人性是可以塑造的;人分等次。
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因此,人有利他本性,恶是不尽善性,利欲“陷溺其心”的结果。
“仁、义、礼、智”是人所具有的四德,只要努力学****皆可以为尧舜”
社会管理主要手段:?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旬子:性恶论。
“人心之恶,其善者伪(同为)也”,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具体体现。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不能不求,求而无量则争,争则乱”
4/10/2018
5
人性的恶是制度的起源!
矫正人性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手段,制定礼仪法度,从善去恶
社会管理主要手段:?
(3)X理论(麦格雷戈《企业中人的方面》:多数人生性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毫无根据责任心,工作的目的只在于实现基本的物质需要。期望别人的指导和指挥,成为被动管理的工具。
人只是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经济人”
实践:泰罗:计件工资
社会管理主要手段:?
(4)Y理论:好逸恶劳并非人的天性,工作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劳动报酬、工作环境等可能影响人的积极性,改善工作环境,激发人的创造性可以实现管理的目标。“理性人”
(5)Z理论:以人为中心,强调生产力与信任、亲密性密切相关,突出“社会人”的人际关系伦理协调,是一种“伦理人”设计和人道化管理模式。
4/10/2018
6
2、传统管理人性论的评价
(1)西方关于人性的假设立足于企业
(2)概念周延错误
(3)实践证明无法解决管理中的问题
3、科学的人性论是管理理论的基础
(1)科学的人性论首先立足于历史的分析,简而言之,人性乃人的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规定性,包含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
生物属性即体性、思维属性为才性,社会属性包含德性。
生物属性是社会属性的自然前提。
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人性不是凝固不变的;
人性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4/1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