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地板轻轨交通系统论文
摘要:从环境、能源、投资等方面分析了发展低地板轻轨交通的优势;并从独立旋转车轮车辆、制动装置、牵引电机悬挂、电气控制等方面介绍了低地板车辆的主要类型和关键技术,对低地板轻轨系统的线路走向及车辆制造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轻轨交通,低地板轻轨车,关键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个大交通系统,应将各种形式的有轨运输方式包括进来,这其中当然包括轻轨系统。轻轨交通单向高峰小时客运能力为1-3万人次,最高时允许达到4万人次。其运输能力介于地铁与道路公共交通之间,尤其适用于50-100万人的中型城市以及一些大型城市中人口相对集中、居住密度不大的区域。我国50-,轨道交通、道路公共汽车、私人小汽车的能耗比为1::,可见轨道交通运输方式是最为节能的。而轻轨交通的能耗又低于地铁系统。另外,轻轨等轨道交通的发展,也遏制了由于私人小汽车发展而引起的耗能型分散居住方式的蔓延2。
(3)投资少
轻轨与地铁的单位社会成本比汽车低,而轻轨又比地铁低。我国已建、在建、-3. 5亿元人民币,仅为地铁造价的1/4-1/2。如北京轨道交通13号线的单位造价约为北京地铁复入线的1/4。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因此轻轨交通相对较低的造价为我国城市交通大发展提供了可能3。
(4)乘坐舒适
低地板轻轨系统的车辆减振性能和轨道稳定性能,可保证其运行平稳流畅。此外,较低的车辆地板以及无缝登车踏板,使乘客乘坐舒适。目前,低地板轻轨交通前景被看好的关键一点是方便乘客上下车。
(5)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低地板轻轨车辆为乘客提供了足够的座位,有着美观的外形设计。在许多国家,轻轨交通已成为城市的一大景观。,人们对于低地板轻轨交通的满意度远高于道路公交系统。在西方某些城市,低地板轻轨车已成了整座城市的象征,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被誉为“城市的宠物”。
2 低地板轻轨车辆的主要类型
1984年,Duem的高地板面动车,中间为350 mm的低地板面拖车。这样,病残人和幼儿可坐在轮椅或小车上从站台直接进人车内。这种结构的车辆问世后,很受用户和乘客的欢迎,标志着轻轨车辆由高、中地板向低地板迈开了关键一步。按技术的复杂程度,现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三代低地板轻轨车辆:
(1)第一代低地板轻轨车的中间部分有一个低地板进口,低地板大约占车长的10%-15% %;随后该车经过改进可得到占车长50%左右的低地板。这种类型的车辆采用常规转向架、分段式低地板,车内需要台阶过渡。例如,庞巴迪为荷兰阿姆斯特丹制造的轻轨车辆,低地板部分的地板高度为277 mm,%。
(2)第二代低地板轻轨车辆有较长的低地板部分,约占整车的60%-70 %,但车内还需要台阶向高地板区过渡。这种轻轨车辆的中间走行部需要一种全新的安装方式,主要有3种方法:小车轮拖车走行部、独立车轮走行部和独立旋转车轮走行部。例如瑞士Vevey公司为贝尔纳制造的轻轨车就采用了车轮直径为410 m。的小车轮拖车走行部,低地板高度为350 mm,占整个地板长度的72%。阿尔斯通为法国的格勒诺布尔制造的低地板轻轨车采用独立车轮走行部,345 mm高的低地板部分占整个车长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