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面对生成该怎么办.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面对生成该怎么办.doc

上传人:jiaoyuan2014 2018/4/11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面对生成该怎么办.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面对生成该怎么办?
常州市盛毓度小学刘敏
理想的课堂是鲜活、灵动的,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课堂生成”可分为“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意外生成”是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展开的实验操作获得的结果,与教师的预设相左或在预设之外。为师者应在预设时设想着成长,珍视意外生成,恰当应对,灵活处理,使生成的资源变成源头活水滋润课堂。灵动的课堂在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同时,也在考验并提升着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教师要具备及时捕捉信息、果断决策的智慧
灵感稍纵即失,火花瞬间即灭,教师能不能及时捕捉住“灵感”、“火花”,并变成有价值的“生成资源”,需要教师的智慧。
[案例1]
在练****中,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1、2、4、()、()、()……要求学生按规律填数。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我想填8、16、32,因为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有的说:“我想填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依次是1、2、3、4、5。”还有一个学生说:“我想填1、2、4。”顿时,全班哄堂大笑,那个学生害羞地低下头。教师没有因为学生的想法太简单而简单评价,而是示意大家安静,并诚恳地对那个学生说:“你的想法不错,能说出你的理由吗?”那个学生的想法简练而精彩:“我觉得重复也是一种规律。”难道不是吗?受这个学生的启发,其他学生又想到了不同的填法:1、2、4、(1)、(2)、(9)、(1)、(2)、(16)……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2Х2、3Х3、4Х4……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以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教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可以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并且利用好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把握教学契机,随机生成,把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灵活展开教学活动。
这堂课中教师没有因为学生的想法太简单而简单评价,而是诚恳地请学生说出理由。教师通过临场捕捉、瞬时设计与深化挖掘,将
“意外行为”中的有意义成分变成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有利资源,并以此为切入口,提供充分时间,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惊异,在惊异中探索,就能变“废”为“宝”,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超越课本内容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学****的热情,使学生将更多的个人经验融入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二、教师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的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新认识。因此,教师应该是学生学****的引导者、点拨者。
[案例2] 数学课《轴对称图形》。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蝴蝶、树叶、风筝图)如果把这三个图片看成平面图形的话,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1: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
生2: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认为这些图形的名称是轴对称图形,是吗?老师把它写在黑板上。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在奥数班上学过。
师:还有谁知道?(无人举手)好,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