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蛋白尿
6/29/2017
何为蛋白尿?
用常规尿蛋白定性实验,呈
呈阳性反应者。
6/29/2017
一正常蛋白尿组成:
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管重吸收而排出︶;
肾组织蛋白︵由肾小管细胞分泌或因肾小管细胞损伤渗出︶和尿路分泌的蛋白质︵由膀胱、前列腺或尿道等分泌或因尿路组织损伤或炎症而渗出︶。
6/29/2017
两者各约占50%
血浆蛋白:以白蛋白为主,其余为小分子量蛋白,如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κ和λ轻链,IgG、IgA等);
肾组织蛋白:以Tamm-Horsfall蛋白;
6/29/2017
二蛋白尿形成机制:
(一)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
(二)肾小管对滤过蛋白的重吸收
(三) 肾及尿路上皮细胞的排泄作用
6/29/2017
二蛋白尿形成机制:
(一)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
影响蛋白滤过因素:
6/29/2017
(二)肾小管对滤过蛋白的重吸收:
原尿流经肾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时,通过“胞饮”的作用,原尿中蛋白约98%被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腔面具负电荷,对正电荷蛋白重吸收较阴电荷蛋白重吸收大5倍。
6/29/2017
(三)肾及尿路上皮细胞的排泄作用
肾小球基膜、肾小管上皮细胞、尿路上皮细胞均能排泄一些蛋白质到尿中。其中主要有Tamm-Horsfall蛋白和IgA。
6/29/2017
三蛋白尿分类
(一)按蛋白尿发生机制分类
(二)按尿蛋白含量分类
(三)按尿蛋白分子量分类
(四)生理性蛋白尿与病理性蛋白尿
6/29/2017
(一)按蛋白尿发生机制分类
: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或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如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增高或血流缓慢,可使大量蛋白质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造成蛋白尿。多数>2g/24h尿,以白蛋白为主;
6/2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