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传感器安装手册.doc

格式:doc   大小:64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感器安装手册.doc

上传人:771635255 2018/4/14 文件大小:6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感器安装手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非保密资料>

固定式交通流量采集设备
传感器安装说明书
Version

2009-08-01
Written By 开发部&工程部
武汉路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2
2
2
3
3
常规安装 3
紧急停车带 4
匝道 5
5
6
直接连接模式 6
中转连接模式 7
前置放大器连接模式 8


本文档由武汉市路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写,本文档面对对象主要是系统集成商、施工承包商等,目的是介绍我公司车检设备中采用的各类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以保证工程质量同一性。
本文档编制依据为开发部门开发文档,并加入了工程部门施工经验和意见。
由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施工经验的积累,在本文档制作完成后,本公司保留对文档内容进行更正和修改的权利。请使用者注意文档的制作时间和版本。

本文档包括我公司三类主要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微型地埋线圈、桥梁型地埋线圈、超声波探头。对于每类传感器,主要介绍传感器在道路上的安装位置选择、安装结构和工艺以及电气连接。


常规安装
通常情况下,一个车道内需要安装四个微型线圈以完成对车辆的检测。四枚线圈分别为AM、AS、BM、BS。其中,AM和AS处于同一横向位置,BM和BS处于同一横向位置,两组线圈呈前后布设,形成两个检测断面。两个M线圈安装于道路中线附近,是主要的检测线圈,两个S线圈则安装于道路边线,超车方向上,用于检测因超车而离开道路主线的车辆。
,S线圈安装于超车道分隔线(左侧车道线)以右800毫米处,M线圈安装于S线圈以右1400毫米处。
如果车道宽度不是标准的3750毫米,则可以酌情调整S和M的位置。需要保证的原则是:S线圈距离本车道M线圈不超过1400毫米,距离右侧车道M线圈不小于2300毫米。
当车道宽度较小时,可以缩短同一车道内S和M的距离,当车道小于2800毫米时,可以直接将M线圈安装于道路中线,而取消S线圈.
在有中央隔离带的情况下,由于最左侧道路无法超车,所以可以不安装S线圈组,该车道只需要安装两个线圈AM和BM即可,如下图:
紧急停车带
通常情况下,紧急停车带是无需布设线圈的,但在少数情况下,例如A30郊环线的部分路段,虽然标称为双向四车道,但由于车流密度极大,所以紧急停车带也有大量车辆通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检测精度,我们需要在停车带上安装线圈。
,可以只在停车带中间安装两个M线圈,即AM和BM。反之,则需要像正常车道一样对待。
匝道
对于匝道,有其特殊性,由于匝道较窄,通常其内圈无论是否有紧急停车带都有车辆经过。所以,对于匝道,我们对外圈全部按照标准车道安装,而最内圈车道(最右侧车道或紧急停车带)则可以只安装M线圈。
有些进入匝道的路口,如需要安装线圈,则靠近三角区的车道,也必须安装四线圈。

根据设计图纸在车道上划出模拟线槽位置,划线尺寸与设计要求的精度误差须在3%以内。
在标记好孔位置的路面上切割馈线槽,线槽切割深度:100mm,宽度:8mm。切割线槽时,考虑线圈及引线90度转弯处割出45度倒角,要求切割线槽的地面平整。偏差在3%以内。
在预设的线圈安装位置,沿馈线槽用打孔机垂直向下钻出直径为50mm,深180mm的孔。
用高压气枪清除槽内垃圾,如有水份应用热枪及时烘干。
将探头以垂直向下放入孔洞中,使探头垂直向上,探头顶部距离路面60mm,探头周围用细砂填实,从探头引出线放入旁边和孔成切线的沟槽中,线圈导线应固定在放线架上,使得拉出的导线成直线状无弯曲,很自然的敷入线槽。用环氧板轻轻将导线压实(防止破坏导线绝缘层)。
对敷设好的线圈进行检测,并记录其电气参数,并做好标记。
在已敷设好线圈的线槽边缘贴上潮湿的非油性纸,保护好路面,以便清除多余封装材料。
将已烧沸的820号灌封胶,使之成流体状,沿前进方向式倒入线槽,要求无空隙,无气泡,封装以后等待凝固,铲除突出路面及溢出槽外的封装材料,使得路面平整干净,线条美观。

通常情况下,线圈有三种连接方式:直接连接、中转连接和前置放大器连接。
直接连接模式
本模式用于将线圈直接接入断面路侧的机箱,或者作为转接和前置放大器连接的基础。在此种模式下,每个线圈用一根RVVP2×12/(或者RVVS)连接。
每个线圈的盖帽下,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