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黄鳝养殖三大疾病防治
肝胆疾病
随着黄鳝野生资源的减少,黄鳝价格的持速走高,全国各黄鳝产区纷纷开展黄鳝的人工养殖,养殖有多种形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水泥池无土养殖,藕田黄鳝养殖,尤其以网箱养殖获得巨大成功。在全国几大主要养殖区,黄鳝的一些恶性病害相继出现,由嗜气单胞菌、苏伯利气单胞菌、非霍乱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等引起的出血病,因为水体环境败坏及饲料因素引起的黄鳝肝胆疾病,严重影响了养鳝业的发展和养鳝户的经济效益。一些养殖区域因为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黄鳝不能在网箱里越冬,只能在严寒到来之前忍痛低价抛售,保肝工作稍做得好点的区域,越冬之后,也出现部份死鳝。正确认识和了解黄鳝肝病的成因与防治,是关系到养鳝业的健康发展和养鳝户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
(一)肝脏有怎样的的功能
肝细胞分泌胆汁,含有胆固醇、卵磷脂、胆盐,和胆红素。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吸收,还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由肝脏处理,化解成为无毒、毒性较轻或容易被溶解的物质,再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肠道吸收的糖类,在肝脏合成为肝糖,存于肝脏。当血糖降低时,肝糖转化为葡萄糖,保持血糖的水平。肠道吸收的胺基酸,在肝脏合成为蛋白质,供身体所需,其余的会分解为尿素等排出体外。此外肝脏亦参与脂肪、维他命及荷尔蒙的新陈代谢。
(二)肝胆发病原因
黄鳝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造成肝病的主要原因有:
1、饵料投喂量过大:网箱养殖黄鳝投喂的饲料中配合饲料所占的比例较大。黄鳝具有贪食的习性,在环境适宜、水温适中的情况下,黄鳝的日摄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 以上,如果养殖中后期忽视对黄鳝肝胆的保护,黄鳝往往会发生肝胆综合症。
2、保肝药品选择不当;现今水产药品市场,保肝药品甚多,药品质量参差不齐,效果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些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增大肝脏负荷。
3、营养失衡:高蛋白质、高脂肪的饵料的大量投喂,对于本来消化机能并不旺盛的黄鳝,明显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某些饲料的维生素失衡与缺乏,同样也会影响肝脏的自我修复功能。
4、毒性物质:大量的排泄物,特别是投喂劣质黄鳝料的“空排”物(黄鳝只能消化动物蛋白,对于植物蛋白完全没有消化能力,劣质黄鳝料的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用大量的豆粕充当鱼粉。大大增加了排污量)在水中微生物厌氧分解下,产生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剧毒物质,透过鳝体皮肤渗透到血液;当水体藻相不好时,繁育大量的产毒藻类,产生的毒素对同样透过皮肤渗入血液;以及病源微生物产生的毒素;低劣、过期的饲料里所含的黄曲霉素等;饲料里过量地添加的促生长剂如喹乙醇等都会对肝脏造成极大损害。
5、生物性病原:包括寄生虫、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细菌、致病性病毒等。都会对肝脏造成直接破环。
6、药源性因数:内服的杀虫剂、杀菌剂。以及投入到水体的杀虫剂,杀菌剂,不合格的化学水改剂,被农药、化工排废、城镇生活污染的水源都会危害肝脏。
(三)肝胆疾病的预防
1、适当控制饵料投喂量,合理安排饲料与鲜活饵料的配比。训食成功后,饵料的每次增加复读不能过大,循序渐进,少量增加。最后饲料与鲜活饵料的配比控制在1:1左右为宜。饵料总投喂量一般不超过投苗总重量的10%。具体投喂量以实际鳝苗开口率,摄食速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