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低碳经济下能源格局的嬗变.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低碳经济下能源格局的嬗变.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4/17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低碳经济下能源格局的嬗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低碳经济下能源格局的嬗变
能源结构转变——一道必做的选择题
随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的落幕,有关全球碳减排的争论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关于低碳经济时期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在我国却依然是上至中央政府下至企业百姓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从当前我国的能源格局来看,化石能源仍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高耗能时期,对能源需求和依赖的强度非常大,能源弹性系数一度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从能源的绝对消耗水平来看,197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1993年又进一步把俄罗斯甩在身后,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8年,,超出1975年的5倍多,随着2009年经济的恢复和宏观刺激政策的推出,2009年的能源消耗再创新高。从能源结构上看,煤炭仍是当前中国能源体系的支柱,一次能源需求中60%以上要靠煤炭来满足,近80%的发电量来自燃煤发电。
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对能源需求数量和结构上的压力。自1980年以来,%的速度高速增长,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但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能源需求的压力或寻求结构的突破,中国经济增长将遭遇能源的瓶颈。同时,随着中国碳排放豁免期的逐渐临近,为此进行强制减排的投入也将相应增加,只有以清洁能源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才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气候变暖的同时,为经济增长寻求新的增长点,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核电地位彰显——从优势到规划
在迎接低碳经济的变革中,清洁能源注定要发挥重要角色。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以诸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海潮能等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由于不存在能源的耗竭,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在诸多的清洁能源中,作为当前技术较为成熟、运行比较稳定的发电技术,核电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看,风电和光伏发电由于其能量的存在形式,在电X接入上具有较高的技术瓶颈,而核电则具有容量大、运行小时数高、发电波动性小,经济成本低等诸多优点,能满足工业化大规模使用,可有效取代煤电,具备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从环保的角度看,对比各种能源发电,核电基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零排放,根据统计,每22吨铀(约合26吨U308)发电所节约的CO2量相对于一百万吨煤所产生的量。全球每年产生的CO2中38%来自于煤炭、43%来自于石油,一台10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每年产生的CO2差不多有700万吨,照此测算,当前所运行的910万千瓦核电机组一年可节约6370万吨的CO2排放,另外,核燃料运输的绝对量较小,相比较煤炭的运输又大大节约了CO2的间接排放。
具体到核电企业的运营,从我国在运行的11个核电站项目来看,基本上都有着较好的回报。以大亚湾核电站为例,截至2009年9月底,大亚湾核电站的上X电量已超过2100亿千瓦时,70%的电力输往香港,香港每四户家庭中就有一户用的来自大亚湾核电站的电力,截至2009年,大亚湾核电站已完全实现投资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鉴于核电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应,早在2007年10月,我国政府就制定了《2005~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了到2020年投运核电机组4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