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活垃圾处理的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我迅速提高,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政策导向,有一大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开始新建或已经建成投入运行。目前最常见的垃圾处理场配置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配套渗滤液调节池和渗滤液处理厂,或者是生活来焚烧厂配套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和渗滤液处理厂。焚烧厂和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都进入调节池,然后经过渗滤液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最新施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要求。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而产生的细胞结合水以及可能的地表水、天然降水侵入垃圾堆体而滤出的污水。渗滤液的产生量及其水质受垃圾特性、气候、季节、作业方式、垃圾堆放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地预测。可以说,垃圾渗滤液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何对其进行经济有效的处理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技术难题,仍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本文在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国内外常用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提出了一种新的渗滤液处理工艺——膜处理,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一、总结出垃圾渗滤液有以下特点:
1、有机物浓度高。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BOD浓度可达到20000mg/L以上,含有多种难生物降解物质。垃圾填埋后的1~6年间COD浓度逐步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不断下降,大约15年后填埋场完全稳定时为止,COD的浓度降低到2000mg/L以下并将长期保持。BOD值变化情况同COD相似。对于垃圾焚烧厂,由于没有外界雨水的侵入,渗滤液主要来自垃圾自身所含的水分,其污染物浓度更高,COD甚至可达到70000mg/L以上。
2、金属含量高。由于我国的生活垃圾绝大多数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很难避免电池等物料进入填埋场。在垃圾填埋的最初几年里,有机物处于酸化水解阶段,渗滤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酸,PH值较低,导致重金属容易溶解在渗滤液里,从而产生较高的重金属浓度。
3、水质变化大。生活垃圾填埋初期产生的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可生化性好(BOD/)。随着生活垃圾填埋时间增长,易降解有机物降解完毕,难降解有机物仍在缓慢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BOD下降速度较COD值快得多),可生化性变差(BOD/),难以直接进行生化处理。
4、氨氮含量高,总磷含量偏低。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随着填埋年数的增加,可达到2000mg/L左右,氨氮浓度过高时,会严重抑制微生物的活性,降低生物处理的效果。
污水中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元素比例是BOD∶N∶P=100∶5∶1,而垃圾渗滤液中BOD/TP一般都大于300,与微生物生长所需磷元素相差较大。
二、常见的处理工艺
较早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主要采用传统的物化法和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及二者联合处理。好氧处理以传统的活性污泥、氧化沟等方法为代表。厌氧处理法主要有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由于技术水平发展的限制以及对渗滤液水质复杂性缺乏足够认识,渗滤液处理厂采用较多的工艺为厌氧工艺+好氧工艺,将市政污水或工业污水处理工艺(稍作参数调整移植过来,但这种处理方式处理效果不稳定。单纯采用生化处理,只能去除便于降解的BOD5,而COD则不能完全去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