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好奇心有利于物理教学论文
摘要:心理学指出:人的一切发明创造来自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它主要表现在好提问、好动手等方面。爱迪生从小就有独特的好奇心,喜欢想、问和动。
一天数学课上,他问老师:“为什么2十2 =4?”可老师认为爱迪生不可教,认为爱迪生的头脑有问题,将他的母亲叫到校长室训斥了一顿。爱迪生的母亲认为这样的老师不称职,因为他扼杀了小孩的好奇心,将会误了孩子的前程。于是,爱迪生的母亲将爱迪生带回家,她时刻注意激发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积极鼓励孩子去探索,并引导孩子动手实践,最终使爱迪生一生获得1328个发明专利(还有未申请的),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学习活动中,好奇心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而且还会成为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或发现的催化剂。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是: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孩子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常常异想天开,是儿童特殊思维的直接体现。教师应尽可能的为孩子营造一种民主的环境氛围,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去想,教学中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的兴趣,尊重他们的发现,引导孩子尝试解决疑问,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得到满足,能力获得发展。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要将三块同样大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大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一只小猴其中的一块。第二只小猴见了说:
‘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大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第二只小猴其中的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抢着说:‘我要四块,我要四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六块,分给它其中的四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小猴分得的多吗?’这节课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样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引导实践、诱发求知欲
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求新知的一种主观欲望,是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发现法”、“研究法”、“问题解决法”等,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独立探索的需要和愿望。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学生讨论后,教师接着问:“聪明的猴王用什么方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同时又公平合理呢?”请学生用身边同样大小的三张圆片(代替三块饼)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三只小猴分得的饼。通过操作,学生发现三只小猴分得的饼一样多。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你们能用分数表示每只小猴分得一块饼的几分之几吗?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索、发现和概括。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公务员之家
在探索活动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想、说和做,并善于倾听和积极引导。
三、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向往或积极追求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原动力。
一位教师在上一年级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