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ppt

格式:ppt   大小:195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ppt

上传人:w447750 2018/4/18 文件大小:1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模块一新课程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
⒉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和特点
⒊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模式
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⒌掌握教学评价设计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一章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一节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教学设计与案例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一节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和特点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模式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五、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种要素构成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叫做教学设计。
具体来说,指的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以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并以学****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在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如何进行,如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选择方案或方法,必须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式来协助处理。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和特点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四个转变”)
教学目的: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由知识目标向个性目标转变
教学过程:以对话为场景的合作观,由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
教学模式:以探究为动力的学****观,由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
教学手段:以教具为重点的开发观,由传统教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从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特点
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系统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加以实施并由此进行评价和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这是一个科学逻辑的过程,体现了教学设计工作的系统性。
教学设计工作具有具体性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相当具体的。例如对学****内务的分析。
教学设计工作具有灵活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根据实际情况,略去一些不必开展的步骤,因地制宜开展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工作具有合作性
国外教育技术的实践证明,完成一个教学设计项目,往往需要四方面的人员合作,他们是教学设计者、教师、学科内容专家和评价专家。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依据及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依据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模式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行为主义的学****理论
基本观点:学****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认知主义的学****理论
基本观点:认知学****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不是对外界信息的简单接收,而是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学****是主动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将研究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以使思维对应于适当的抽象级别上,即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系统观点出发,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从而取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并力争系统的整体优化。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自底向上、自顶向下、分治法、模块化等。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新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Web教室、校园网络、城域网络、以及其他。
新型教学模式:
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
基于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模式
基于校园网络的合作学****模式
远程协商学****模式
基于网上课程的自主学****模式、
2006-8-9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